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瑶医摸脉诊的主要内容

瑶医摸脉诊

【诊法简介】

摸脉诊又称切诊,是 医生通过用手触摸、切按 患者体表特定的脉诊部 位,观察患者的脉象反应, 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 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 诊断方法。

【摸脉诊方法及注意 事项】

1.患者准备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及 其他相应适宜体位。

2.器械准备

无需特殊器械设备, 检查者将双手清洗干净即 可实施检查。

3.检查方法

瑶医采用三指布法, 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内摆 成略为三角形,相距约1 寸,首先以食指端放上部, 继而中指放在食指的前 部,然后无名指放于下部。 部位取准后,三指用同样 力量,探索脉搏是否正常, 如发现某部位脉象反常, 即采取单按法,用中指、食 指、无名指在反常脉部位 反复寻按,认真探索脉象 性质。

4.注意事项

医生在摸手脉时,注 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患 者心情平静,以便于医生 体会脉象。摸脉时间不宜 过短,一般以3分钟左右 为宜。

【摸脉诊的主要内容】

1.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即健康人 的脉象,是指正常人在生 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既 具有基本的特点,又有一 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而 不是指固定不变的某种脉 象。正常脉象反映机体气 血充盈、气机健旺、盈亏平 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 是健康的象征。

(1)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象的形象特 征:和缓、均匀,不急不慢, 脉数每分钟72~8 o次 (成年人),不上不下,不大 不小,并随生理活动、气 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 而有相应变化。

(2)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与身体内外环境 的关系非常密切,脉象 受年龄、性别、形体、生 活起居、职业和精神情 志等因素的影响,机体 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而进行自身调节,脉象 也随之发生某些变化, 出现各种生理变异。这 些脉象的变异,往往是 暂时的,也是可逆的,只 要和缓、均匀、有力,仍 属常脉范围,临床上应 与病脉相鉴别。

①内部因素(性别、年 龄、体质)

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 脉跳弱而略快。年龄越小, 脉搏越快,婴儿脉为急数, 每分钟脉跳120—140次; 5~6岁儿童,每分钟100 次左右;9~10岁儿童,每 分钟9 0次左右;成年人 每分钟60~8 0次。青壮 年体强,脉多有力;老年人 体弱,脉多软弱。身材高大 的人,脉的表现部位较长; 身材短小的人,脉的表现 部位较短。瘦人脉多上,胖 人脉多下。

②外部因素(情志、劳 逸、饮食)

重体力劳动、剧烈运 动,长途步行,或喝酒、饱 餐,或情绪激动时, 脉多快而有力,饥 饿时脉较弱。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75.html

相关推荐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古代医家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唐代名医孙思邈极为推崇腹式呼吸,常年坚持不懈,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183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