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张仲景对于细辛的运用予以讨论

  细辛辛香透窜、解表通窍温脉之力皆强。其用途较多,然有“用不过钱”或“用不过五分”之说。因此用之者,多持审慎态度。笔者认为,丸散剂可遵此说,汤剂则不尽然。现就张仲景对于细辛的运用予以讨论,以期有利于临床之正确使用。

  临证运用

  发散风寒

细辛辛温,能发散风寒之邪,尤善散少阴经之风寒。伤寒少阴病,脉沉发热,仲景有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附子温阳,细辛配麻黄入里使风寒之邪外达而散。

  温经祛寒

细辛辛温,能达经脉,与桂枝配伍,温经祛寒。如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仲景用当归四逆汤,以归芍养血,细辛桂枝温经祛寒,通草通血脉,草枣益气,合为养血温通经脉之方,临床用之以治下肢寒凝厥冷痹痛,往往收效。

  行滞止痛

细辛香窜,具有行滞散结止痛之功,经络脏腑无处不到,故胸腹疼痛亦可用之。如胁腹疼痛,阳郁发热,脉弦紧者,为阴寒聚着所致,仲景以温寒之法,立大黄附子汤,以大黄之通下,配附子之辛热祛寒,细辛去痛,组成温下行滞止痛之剂。他如乌梅丸,治蛔厥腹痛,在寒热并用之方中,复加细辛,而起行滞止痛的作用。后世用细辛止痛,每随寒热不同而配伍他药。

  温肺化饮

风寒闭肺,痰饮咳逆,常用细辛与五味子、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痰饮为水所化,水为少阴所主。清代名医唐容川曰:“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故能逐水饮。”寒痰咳逆,则细辛辛开温化痰饮,五味子之酸以敛肺降气,以成开合相济之妙。

  行阳化水

细辛温肾,有行阳化气行水之功。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本病阳虚阴凝,水饮积于胃脘。尤在泾注:此证水停气结,“不直攻其气,而以辛温药,行阳化气,视后人袭用枳朴香砂者,工拙悬殊矣。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唐容川曾说:“用细辛以达水中之阳,用附子以助水中之阳……阳出则阴消,而寒饮之水自化。”即说明细辛行阳化水之功,陈修园治疗正水之消水圣愈汤,即本方加知母,收效卓著。

  剂量特点

  《伤寒论》运用细辛计6方(包括真武汤加减),细辛用量最重者乌梅丸六两,最轻者真武汤用一两,一般用二三两,最轻者赤丸方一两。观其凡用细辛于汤剂者,在一至三两之间,约相当于今之3~10克。而用于丸剂者,则用量远较汤剂为轻。如乌梅丸共十味药,总量可达258克,其中细辛18克,占总量7%。其服法,“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则每服乌梅丸所含细辛量甚少。赤丸由四味药组成,总量十一两,约合今之33克,细辛占十分之一强,约4克,其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则每服赤丸所含细辛量亦甚少。

  后世运用:后世对于细辛的运用,在仲景基础上多有发展。或取其辛散风寒,或取其香窜去滞止痛,或取其辛润祛痰,或取其温阳行气治水液诸病,未可尽述。至于其用量,宋唐以前亦承仲景法。丸散不及数分,汤剂可用二三两(约6~10克)。如孙思邈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等症,用补肝汤;其方甘草、桂心、山茱萸各一两,细辛、桃仁、柏仁、茯苓、防风各二两,大枣24枚煎服(《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脏》)。其他凡用细辛之汤方者,用量与相组方之药无甚悬殊,多在二、三两。又如“治胸痹达背痛短气”之细辛散方,用细辛、甘草、桂心、茯苓各二两,枳实、生姜、白术、栝楼实、干地黄各三两,为末酒服方寸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其散剂每服含细辛量亦甚少。至宋代陈承明确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开平狱中尝治此,不可不记。非本有毒,但不识多寡耳”(《本草纲目》卷十三)。陈承系元祐年间名医,为将仕郎,曾参与校正《和剂局方》,其所记之事可信,而影响亦较深远,以后多遵其说。然而明张隐苍则非之,谓细辛“乃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人矣”(《本草经读》卷一)。张氏不分汤剂丸散,混而抨击陈说,实属欠当矣。不过细辛入汤剂配伍之用量,原不拘服不过钱之说,观仲景用法可知。

  余于临床治疗内伤病时,即遵仲景用法用量;而治腰腿痹痛,于方中配用细辛,每在6~20克之间,并无大弊。当然过大剂量使用细辛应慎重。张锡纯曾谓细辛味辛兼能麻口,而“麻口者即能麻肺,麻肺则其呼吸即停矣”(《医学衷中参西录》)。现代药理实验亦证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入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中药大辞典》),可证陈承服单味细辛过钱致死记载的确切性。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716.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用公鸡肠饼治多例小儿遗尿均有特效

配方及用法:用公鸡肠一具,剪开洗净焙干,碾碎与25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油盐,烙成小薄饼,一顿或几顿食完。可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多尿等症。  百姓验证:新疆伊宁...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359

张仲景巧除沈槐心病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誉满全城的名医叫沈槐,由于年近六旬无子嗣,慢慢地忧虑成疾,从此也不去为病人诊治疾病了,整天闷闷不乐、神志恍惚。家人请遍当地名医,均不能减轻他的...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760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肺癌开玄府以化浊毒 治则撮要

国医大师李佃贵是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从医50余年,独创了浊毒理论,其应用已从消化系统疾病逐步延伸至呼吸、脑病、皮肤病、内分泌、风湿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44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