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春季脏腑郁热的中医治方

春季人体阳气开始升发,积蓄了一个冬季的郁热从内外发,容易引起一系列脏腑郁热的症状。郁热积聚于不同脏腑会有不同的症状,如聚于肺部可见咳喘、咽喉干痛、口干舌燥等;聚于心脏可见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心律不齐等。中老年人易产生郁热,这是因为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怕冷,衣物穿得厚,透气性较差,造成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同时不少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盲目食用很多大热大补之品,形成郁热。

一、心脏郁热:中老年人心脏不好或长期失眠,容易产生心脏郁热,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干,大便干结或口舌生疮。

治则:清心泻火,凉血滋阴。

处方:黄连、黄芩、远志、莲子心、栀子各8克,生地15克,丹皮、连翘、竹叶各10克,生石膏20克,元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二、肝脏郁热: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表现为头痛,眩晕,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耳鸣耳聋等。

治则:清肝泻火。

处方:龙胆草、黄芩各8克,柴胡、白芍、郁金、丹皮、黄柏、元胡、香附、佛手、川楝子各10克,生地15 克,元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三、脾脏郁热: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肉,酿湿生热所致。表现为腹部痞闷,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肢体困重。

治则:健脾除湿。

处方:党参、茯苓、半夏、神曲、莱菔子各12克,柴胡、白术、陈皮、香附、砂仁、苍术各10克,苏叶8 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 剂。

四、肺脏郁热: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人,或风寒入里化热,内壅于肺所致。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甚至胸痛、哮喘。

治则:清肃肺气,化痰止咳。

处方:桔梗、连翘各12克,鱼腥草、金银花各20克,黄芩、前胡、浙贝母、半夏、杏仁、苏子各10克,莱菔子、蒲公英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口1 剂。

五、肾脏郁热:是指肾脏气血亏虚而不畅,郁而化热之症,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可表现为腰酸腰痛,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胸烦热,手足心热等。

治则:补肝肾,滋阴清热。

处方:山萸肉、黄精、元参、沙参、麦冬、知母、黄柏各12克,熟地、山药各20克,泽泻、丹皮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六、大肠郁热: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等引发,表现为腹痛、大便不爽快或泄泻,色黄而臭。 治则:调和肠胃,清热利湿

处方:苏叶、木香,陈皮,半夏黄芩。元胡各10克,黄连8克,白芍、茯苓各15克,蒲公英20克,mifang.fuwenhao.com白头翁、秦皮各12克,甘草6克。

七、小肠郁热:多由心热下移小肠所致。表现为心烦口渴、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等。

治则:清热泻火,凉血利尿。

处方:海金沙30克,扁蓄、瞿麦、竹叶、黄柏各10克,金钱草、蒲公英、金银花、生地各20克,丹皮、猪苓、赤勺各12克,通草、甘草各6 克,灯心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梁鑫源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137.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3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1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5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