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三风一针”法的理论基础 病案举例

吴中朝(1956—)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会长。先后师承澄江学派邱茂良及肖少卿、杨兆民等针灸名家学习。在腧穴特异性及针刺手法上不断开拓创新,在中医针灸诊治痛证、养生保健、肥胖病、损容性疾病、老年病、男科病、脑病及疑难病症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现介绍吴中朝运用“三风一针”平扫法治疗头颈部疾病的经验,还有精彩的验案4 则,与大家分享。
1. 什么叫“三风一针”? “三风”是指风府、风池、翳风三个穴位,分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条经脉网罗头颈及面部,三穴均有疏风、通络、开窍醒神、聪头明目之功效。应用长针透刺可同时刺激到三个“风”穴,故名“三风一针”平扫法。此方法可有效改善头颈、颌面部血液循环。
2. “三风一针”法的理论基础

病机特性 头颈部疾患多与风邪有关。风袭于上,或为头晕目眩,或为头痛耳鸣,或为失眠多梦,或为颈项强直,或为面部诸疾等。

经络特性
“三风”穴分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条经脉网罗头颈及面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三风穴对头面部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腧穴特性 风府为督脉、阳维脉、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既可疏散外风,又能平熄内风,醒脑开窍,为治疗一切风邪所致疾病的常用穴。
风池为足少阳经穴,为手、足少阳经、阳维、阳跷之会穴,无论外感风邪,还是肝风内动,皆可取之。
翳风穴为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有祛风通络、通窍聪耳、调气降逆、苏厥醒神之功,是治疗风火上攻所致头面部实热证之常用穴。
三穴透刺,可同时振奋三经经气,加强疏风、通络、开窍醒神、聪头明目功效。
病案举例
眩晕 患者,男,37 岁,2014 年8 月20 日初诊。主诉: 眩晕1 年加重4 个月。现病史: 患者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症状,休息后可缓解。4 个月前眩晕症状加重,伴疲乏无力,颈椎MRI 示: C3 -C4、C4 - C5、C5 - C6 颈椎间盘突出。现症见: 眩晕、疲乏无力,有明显焦虑、恐惧感。近2 个月来体重从105 kg 减至90 kg,之后出现厌食、前述症状均加重。血压120 /80 mmHg,舌苔白厚腻,舌质略淡,有齿痕,舌下瘀滞,脉弦滑数。诊断: 眩晕( 风痰上扰为主)。治疗选穴: 百会、大椎、双侧风池、风府、翳风、率谷、颈夹脊、外关、足三里、丰隆、太溪、太冲。“三风”穴用一针平扫法,余穴直刺20 ~ 40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双侧风府穴处加用电针,留针20 min。针刺后予背部膀胱经拔罐,留罐5 min。每周针刺3次,10 次为1 个疗程。经治1 周后,症状明显缓解,1 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又巩固1 个疗程后随访6 个月未复发。

头痛 患者,女,29 岁,2013 年10 月14 日初诊。主诉: 间断头痛2 年余加重1 个月。现病史: 患者既往有偏头痛病史2 年余,近1 个月来逐渐加重。头痛发作时以全头胀痛为主, 口服止痛药方可止痛。自诉平时心情尚可,偶有食后腹胀,嘈杂。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额头痤疮时发,月经正常,大便干,舌暗滞, 苔黄腻, 舌下瘀滞, 脉弦滑。诊断: 偏头痛。治疗选穴: 双侧风池、风府、翳风、头维、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解溪、内庭、太冲,针刺20 min,双侧风府穴处加用电针,针刺后予背部膀胱经拔罐,留罐5 min。“三风”穴用一针平扫法,余穴直刺20 ~ 40 mm,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每周针刺3 次。针灸治疗1 次后,症状即刻缓解,治疗1 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 年未复发。

复视 患者,男,31 岁,2013 年11 月20 日初诊。主诉: 双眼复视18 个月加重8 个月。现病史:2013 年5 月因复视1 年加重2 个月就诊于某医院,MRI 示: 颅内占位性病变( CPA 池、桥前池、环池左侧) ; 表皮样囊肿。6 月行左侧CPA 入路肿瘤近全切除术。术后出现左眼小角度麻痹性斜视,视物疲劳,双眼干涩,矫正视力左: 4. 5; 右: 4. 9。左耳听力减退,时有耳鸣如蝉声,缠绵不断,影响正常交流。情绪不稳定, 烦躁, 纳食可, 二便正常。体格检查: 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左眼眼球内偏、外展障碍,余未见异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 复视; 耳鸣。针刺选穴: 百会、双侧风池、风府、翳风、视区、睛明、承泣、球后、耳门、听会、外关、合谷、期门、足三里、丰隆、光明、三阴交、太冲。“三风”穴用一针平扫法,睛明、承泣、球后均避开眼球,直刺15 ~20 mm,余穴直刺20 ~ 40 mm, 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电针双侧风府、视区、足三里。针刺治疗每周3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每次20 min,针刺后于双侧风池穴注射红花注射液,每穴1 ml。注射后予背腧穴拔罐,留罐5 min。中药治疗: 第1个疗程中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第2 个疗程开始后渐次配合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加减, 原方酌加柴胡、茯苓、薄荷、桃仁、红花等药物。第1 个疗程中,每次针刺后双眼视物轻松,清晰度增加,视物疲劳感减轻,但每于第2 天或第3 天复作。治疗3 个月后,复查双眼视野明显改善,左眼斜视亦好转。矫正视力左: 4. 6;右: 4. 9。自诉左耳听力略有好转,左耳接听电话时基本能听清楚,偶有耳鸣。

失眠 患者,男,40 岁,2012 年1 月23 日初诊。主诉: 失眠5 年。现病史: 入睡困难, 醒后不易再睡,梦多。常规服用舒乐安定片,每日2 mg。大便不规律, 腹泻、量少, 时有胁腹胀痛, 纳可, 舌红、苔黄腻、少津,左脉沉弦细,右脉小滑数。诊断: 失眠( 心脾两亏、痰浊上扰)。治疗选穴: 百会、中脘、双侧风池、风府、翳风、太阳、神门、内关、合谷、天枢、足三里、太溪、申脉、照海、太冲。“三风”穴用一针平扫法,余穴直刺20 ~40 mm,施以平补平泻法,双侧风府穴加用电针,留针20 min。针刺后予背部膀胱经拔罐, 留罐5 min。每周针刺3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每次针刺后即可入眠,1 周后症状略有缓解。治疗2 周后,舒乐安定减至1 mg,后又治疗2 个疗程,彻底停用助眠药,可规律睡眠,胃肠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 个月未复发。
Q A 三风一针”法治疗头颈部疾病效果这么好,具体怎么操作呢?

且随我一起看看吴老师的操作视频和精彩讲解吧。 “三风一针”法的操作 视患者颈部肌肉的薄厚酌情选取3 寸、5 寸或7 寸毫针,吴老师临床常用3 寸毫针。
具体针刺方法: 选取3 寸( 0. 30 mm × 75 mm) 毫针,从风府穴进针,针尖向风池、翳风穴方向沿枕骨下缘刺入约2. 5 寸,针身分别经过风府、风池、翳风,捻转得气后留针20 min。
针刺要点: 针刺透刺时不可向颅内方向深刺,保持平刺进针,针尖透达翳风穴皮下,以不刺出皮肤为度。因长针透刺可同时刺激到三个“风”穴,故名“三风一针”平扫法。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08.html

相关推荐

远离各种疾病 平安度过秋冬

秋季来临,气温持续降低,气候偏于干燥,导致肺病、中风、皮肤病等各种疾病高发。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九病房主任方力群博士联合呼吸科、中医科、皮肤...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01

哪些疾病可导致小儿长期低热

长期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38℃之间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因为器质性疾病而导致,也有因功能失调所致。在小儿长期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70

老年疾病过冬 日常生活调理

很多老年疾病如老慢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冬季里更容易发作。老人要安全过冬,减少疾病发作,要注重日常生活调理,如合理调配饮食、修心养性、规律起居作息、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67

瘿瘤膏治疗一切痰瘤。瘿瘤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瘿瘤膏的秘方制作方法,瘿瘤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一切痰瘤。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瘿瘤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甘遂3钱,大戟3钱,芫花...

VIP秘方 2025-09-10 0 10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