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听王凤岐老师谈中医师承教育

  近日,由中医之家网举办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落下了帷幕,我作为一名学员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算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传承研修班的学习了。这次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医之家总干事王凤岐老师所谈对中医师承问题的两点看法。

  师承教育利于传授经验

  王凤岐老师认为,过去没有正规的医学院,中医知识的传承主要就是靠家传和拜师,这两种关系就是师承教育。那时对拜师很看重,要将徒弟的父母请来,经过一系列仪式才算是正式入门从师,这样建立的师徒关系近乎父子。拜师仪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师承教育的关键是隐藏在仪式后面的中医几千年传下来的独特传授方式,这种方式所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多年行医的经验、诊疗的理念甚至是医德医风,这些都是长时间在与老师一同临床诊疗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得来的。现在有了正规的中医学院,可以大规模统一传授知识,这是科班教育。这种教育是很好的,毕竟可以将学问教给更多的学生,时间短、见效快。但这种方式却大多只能学习理论,不能传授经验,这正是现代中医传承的薄弱之处。中医还是应该多临床,在临床中学习,在学习中临床。

  “作为一名医生,最应该尊重两种人:一是老师,二是病人。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和技能,但如果没有病人,技术再高也白搭。所以不是病人感谢我们,而是我们应该感谢病人。理论知识可以从书本得来,但临床经验的传授却只能从经年累月的侍诊抄方中慢慢锻炼得来。这正是师承传授的意义所在。”王凤岐老师说。

  师承教育强调领悟

  怎样进行师承传授呢?王凤岐老师特别强调了领悟的意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听、写、学、用。从老师那里听,听完了自己细心写下来,写完了努力领悟与学习,学会了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诊疗中去,这才是自己的东西。师承学习,并不是全部依靠老师口耳相传,重点在于对临床实践的观察总结、理解与思考,也就是领悟的过程。“你们到这里来,只是学我的东西,没有出路。只有把我的东西听懂了、学通了,将来超过我,才是真出息。”王凤岐老师说。

  “学中医要重视理论,理论是基础,是根本的东西。没学会走呢,怎么学跑?”王凤岐老师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是老祖宗留下来、又经过一辈辈中医人不断印证的宝贵知识,是学习中医学的敲门砖,是拜师之前就应该首先了解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等着老师一字一句地教,书本就在那里,去读、去看、去想,等到达一定的水平了,才能和临床实践互相印证,达到拜师受教的根本目的。”读书,关键是不要死读书,要边学边读。王凤岐老师认为,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就算用上一生的时间也不能全部读完。再说,读书不是重点,重点是将书中的东西读懂、读透,融汇到自己的诊疗中去,这才是真正的领悟。王凤岐老师告诉我们一个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时候先读透书籍的导读和序,这是一本书籍的精华所在,知道了大体内容,在阅读书中的内容就有方向,领悟起来更快更好。”

  王凤岐老师的话,让我更加坚定了拜师求学的决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们的指点,我一定能在中医这条充满挑战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袁昊
整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042.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3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