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本三代之旧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本三代之旧,虽以论病为主,却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伤寒杂病论》成书于疫疠流行、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叶。内容包括:医论、脉论、病论、证论、法论、方论、药论等内容,重点论述“伤寒”与“杂病”治则、治法、组方、遣药、护理、禁忌等知识,及内、外、妇、儿诸科诊治,饮食、行为禁忌等相关知识。《伤寒杂病论》内容丰富,理法方药完备,属中国医学领域的大成之作。该书几经传抄、节录修订,又几经兵燹,历代均难得其全,而流传至今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文献遗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福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其理论精辟、辨证规范、治法森严、组方严谨、处治灵活、效若桴鼓的学术特色饮誉古今。受到后世医家一致推崇,被奉为‘众方之祖’,‘医学指南’和‘规矩准绳’。其医学思想、认识理念、思维模式,以至临床治则等知识,已构成张仲景医药思想体系,并在传播中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

  张仲景先是被先秦医药文化“化”成名医,继而升华传统认识,扬弃旧说,发明医疗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开创临床医学,树立大医精神,最终“脱俗成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张仲景医学推至秦汉医药文化顶峰。

  千百年来,学者们虽致力演习《伤寒》、《金匮》经典,却难于比肩仲景,达到张仲景的医学水准和学术素养,后学对于张仲景的医学境界,唯有“高山仰止”而难以企及。究其原因,演习者多未能站到张仲景同等文化高度去理解、吸收、运用、研究、开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王叔和在《伤寒卒病论?序》中评注所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级,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研究发现:张仲景一生医著丰富,宋代整理仲景文献遗漏甚多,不足以代表张仲景医学全部,而《伤寒杂病论》仅是张仲景晚年作品,还有相当数量早期文献依旧沉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等待我们去甄别、挖掘。

  如果我们中医传人以有限的阶段性知识,欲传承把握张仲景医药文化全部,势必力不从心。所以,我们传承张仲景医学文化,除了学习、探索、求证、研究张仲景文献载体、医学理论、辨证治则、立法组方等医学基础及治疗技术外,还应掌握形成张仲景医学体系所必备的三代医学文化等源头知识,以及秦汉交叉学科知识。做到“认”“识”同一,“知”“行”无二,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显然“学本秦汉”是对文化传承者的基本要求。

  因此,对待张仲景医药文化传承,学是手段,化是目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学术进步。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291.html

相关推荐

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 外敷方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316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参珀茯神汤治疗伤寒心风发狂。发则牙关紧急,痰涎上塞,口吐白沫,迷闷恍惚,醒则狂言多惊,喜怒不常,甚则或歌或哭,舌色纯绛鲜泽,略有垢浊薄苔,或红而上罩粘腻,似苔非苔。参珀茯神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参珀茯神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参珀茯神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心风发狂。发则牙关紧急,痰涎上塞,口吐白沫,迷闷恍惚,醒则狂言多惊,喜怒不常,甚则或歌或哭,舌色纯绛鲜泽,略有垢浊薄苔...

VIP秘方 2025-10-27 0 13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