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辩议“短气、少气”

2005年3月,刘姓妇人,产后半月患气喘,胸闷腹胀。观其呼吸急促,倦怠乏力,体型肥胖,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虚弱。余认为此乃中气不足之故也。妇人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中气不足实属常见。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而短气胸闷腹胀。急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升麻5克,炙黄芪18克,柴胡5克,当归15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炒苏子5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气喘未减,腹胀胸闷似有加重。余不解,求教于家父。父诊后改方以二陈汤加减: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炒苏子5克,炒杏仁10克,葶苈子6克,神曲10克,香附6克,桑白皮9克,浙贝母6克,甘草3克,生姜3片。服后喘息渐平,诸证逐减,后经调理病向愈。
案后,余求解于父,父云:“明此案治疗,首要弄清中医短气与少气之不同。所谓短气者,多由痰饮气滞瘀阻,或体弱久病,真元耗损所致。症状见呼吸急而不续,似喘非喘为特征。”明代医家李中梓有云:“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下。”短气者可见于多种痰病,临床有虚实之分。其兼形瘦神疲、声低息微、头眩乏力者为虚证,治宜益气,可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若短气而兼见胸腹胀满,呼吸急促,心胸空闷者,当为实证,可根据痰饮瘀阻、气滞的不同,而用祛痰化瘀行气之法,方用二陈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此案即属此类。
临床也有少气者,中医也称之为气少,实乃由五脏气虚所致。《内径》有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明代医家张景岳也言:“气少者,气少不足以言也。”气少者多脏腑功能减退,五脏气虚,尤以肺气不足、肾气亏损为多见。补益肺气,用玉屏风散加减;兼食欲不振,倦怠懒言,大便溏薄,属中气不足,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之类;若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则为肾气虚损,当补肾气为治,方用参芪地黄汤。
听父一席话,余顿悟,后考查文献,知短气、少气之证语出《内经》,如《灵枢·癫狂》篇曰:“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短气者……动以气索。”其论可知,短气,少气,乃两种不同症候。
后世医家,多数认为,短气为实,少气为虚。余经临症渐明,认为短气、少气是两种不同的症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疗亦不尽相同。临症之时当以明辨,免患虚虚实实之误。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633.html

相关推荐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2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癫痫病人少喝水少吃咸

癫痫是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地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俗称羊角...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15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9

大寒节气推荐药膳:扶阳汤

大寒,这个节气一听就比小寒厉害多了,好歹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压轴出场的。既是压轴的,一出场就是虎虎生威,自带王者风范。你可能要问了,我怎么看不见大寒的王者风范呀...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5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