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复兴中医要有大科学观

科学二字是当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一词汇通常包括着四层意思。其一,科学一词的本意是分科之学,即指分门别类的众多不同学科。其二,作为形容词用。比如说某一学科是科学的,或不科学的。其三,作为正确的代名词来用。比如,把实事求是称之为科学态度。其四,作为成熟的知识、学问体系的总称。举凡所有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有一定真理意义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知识、学问体系,统统称之为科学。本文就科学进行的讨论,是以第四种含义而展开的。
什么是大科学观呢?站在人类文化发展时空观的高度,把古今中外哲学体系下的科学和近代物理、化学体系下的科学,并列纳入我国科学体系之列的立场和观念,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大科学观。
尽人皆知,揭示真理的科学,是超时空而存在的。换句话讲,科学无问出自古代现代,无问来自东方西方,它永远是,也必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然而长期以来,这一普遍性的常识,被落后挨打中的近代中国人普遍地扭曲了、疏忽了。因此本文讨论的大科学观,意在抛砖引玉,希望通过讨论,对科学的含义以及应当持有的科学观念,认真加以厘正,以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以及中医学的复兴与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许多人潜意识里的科学观是严重残缺不全的,因此一百年来中国本土的中医头上戴着落后的、过时的、封建的、不科学的、经验性的五顶黑帽子。所以大科学观,正是中医渴望的救生观、复兴观。
思维产品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内容
在世界上的生物中,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产生思想,价值观由思想中升华而来。思想、价值观守护着人类的灵魂,维系着社会的道德、正义、文明。
哲学起源于思维,哲学是思维的科学。思想由哲学思维中而来,思想又指导着哲学的发展。所以思想、价值观、哲学,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天字第一号学问。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而且,以哲学为带头的文化科学体系之中,诸如文学、艺术、历史学、社会学、军事学、法律学、经济学、中医学,都是从哲学中获得生成的基因与发展的营养而逐步完善起来的。
中医需在相关文化中取得借鉴
在世界文明古国里,埃及为代表的两河文明留给今天的,只不过是金字塔文物以及一些历史的传说,文化的内核消失了。
印度的佛教文化影响深远,但原生态的佛教文化早已移居国外,在印度留下的遗迹甚微。
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周易》的思想,道家、儒家、名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的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又融合了佛家的思想,成为东方世界的文明典范。中国幅员之大,人口之众,经济之富,是举世无双的。仅就经济而言,自西汉以来,GDP遥居世界之首,持续一千七百多年。这与文化的血肉联系,是毋庸置疑的。
世界文明古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最好的样板是希腊、罗马文化。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奠基的哲学体系,始终是西方哲学的核心。13世纪经托玛斯.阿奎那之手,亚氏的哲学体系与宗教哲学相互融通,益见完善。15世纪的文艺复兴,原本是复兴罗马文化。然而随着文化精神的焕发,在西方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崛起,因而成为当今世界上形上性科学与形下性科学共同发展、繁荣的典范。笔者提出的大科学观与大科学结构,就是在这一典范的启示下而形成的。在这一典范下,文学、艺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法理学与中医学之间,总是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常常可以相互影响、彼此互补。
以大科学观化解中国文化复兴的障碍
历代专制王朝的变迁,除了统治阶层的自身腐败之外,还有自然灾害与域外进犯等因素。清家王朝的灭亡,大体也相同。只是与境外列强军事、科技的实力过分悬殊,所以对中国人在文化心理上的冲击甚大。但是把军事惨痛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是对西方近代科技无知情况下的误判。因为清家王朝的覆灭而把传统文化斥之为“封建文化”,更是错上加错。
持续一百年的“全面反传统”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批孔”,形成了当代历史上的百年传统文化断层。在此一百年的三、四代人,患上了严重的民族文化自卑症,长期为近代科学主义与传统哲学贫困所困扰,至今依然是制约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与阻力。
清王朝灭亡的时候,摆在中国人面前首要的文化发展战略任务是,认真研究中外文化在中国的整合与重构。如果当初能够确立起大科学观,相信中外文化在中国整合与重构的任务与发展目标,早就实现了。
大科学观方能化解中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对于中医来说,近代科学主义思潮与传统哲学贫困,是困扰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与阻力。
笔者从事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长期东西方文化科学的比较中,在中西医比较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大科学观与大科学结构框架。以上的解释表明,我们已经在大科学结构的整体框架上,找到中医学的科学位置。中医是哲学体系的一个具体学科,当哲学融入大科学整体框架之后,中医头上的五顶黑帽子将不复存在,困扰中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也将迅速冰释。中医正在热切地期待着大科学观,期待着中医在大科学结构框架里的科学定位。
以上正反四个方面充分表明,中医呼唤大科学观。人类需要形下性科学,也需要形上性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难逢的时代里,我们应当围绕中外文化科学在中国的整合与重构,规划出我们所理解的文化科学结构框架来。这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实现中医学复兴的真正希望所在。(李致重)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612.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绿豆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 胡心愿炎炎夏日,要问哪种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绿豆一定得票率很高,绿豆汤、绿豆稀饭等成为很多家庭晚餐的首选食物之一...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62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