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幌子的起源

  幌子,原称“望子”,也叫“招旗”,是悬挂在店铺门前的简明易懂、一目了然的经营标志物,目的是让人知晓其所卖商品的形式或服务的内容。

  幌子的起源年代今已无从查考,据说其来历主要与气候有关。北方冬天寒冷,从前的店铺既无现在的陈列窗,门窗又没有可供镶嵌的玻璃,大冷天只能紧闭窗门,甚至还要挡上棉布帘子,顾客在外面根本不知道店内的经营内容,商家为了招揽生意故而在门前悬挂起作为经营标志的幌子。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市招》中说:“有用字兼绘形者,更有不用字、不绘形,直揭其物于门外,或以象形之物代之,以其人多不识字也。如卖酒者悬酒一壶,卖炭者悬炭一支,而面店则悬纸条,鱼店则悬木鱼,俗所谓幌子者是也。”

  用幌子招徕顾客,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卖酒的摊贩,仿效统兵作战的将帅,把一面旗子高悬起来,四面八方的酒客望风而来,由此招揽到了更多的生意。当时著名的大思想家韩非把此事记载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有“宋人有沽酒者……为酒甚美,悬帜甚高”云云。可见,春秋时期已有用旗帜为幌子的“酒旗”。

  小商小贩可以在市场中坐贾,也可以走街串巷行商。行医虽然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同样既可以在乡间野岭之中游走四方行医售药,也可以在民居市井之中设立固定场所坐堂出诊。于是,以买药行医为职事的岐黄业界,也有了反映自己行业特色、各具千秋的幌子。

  实物幌

  即以实用物直接作为表明行业性质或店家传统的招幌形式,也就是卖什么商品,悬挂什么商品,有的商品过大就用商品的一部分来代替。这种幌子,特别适合于吸引认字不多的顾客,其最大特征是直观效果好和形式变化无穷,因此识别功能也最强。

  中药虽有草木、虫兽、金石之分,但其中以草木类居多,故而古代称中药为“本草”。于是,有的药铺就用一束象征草药的干草悬挂在门前作为店幌,还有的直接悬挂龟壳、鹿角、虎骨等名贵药材为幌子,以此彰显气派,并起到了引人注目的宣传效果。宋元时河南洛阳医家于门首悬挂龟壳作为招幌标识。元?孟汉卿《魔合罗·四折》云:“(高山云)我入城时,曾问人来,那人家(赛卢医家)门首吊着个龟盖……门前又有个石船(药碾子)。”清人夏仁虎在《旧京琐记·市肆》中写道:“旧日都门市肆亦颇留心广告之术,特极幼稚耳……雷万春之鹿角胶,门上挂大鹿角……皆是引人注意。他若刀剪铺之王麻子、眼药铺之马应龙则转相仿效,各不下数十字,互称老铺,争执可噱。”尽管清人认为这些幌子“极幼稚”,但这些生动的实物幌子都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其广告效果应该还是十分明显的。

  江湖上还有用动物作幌子,玩蛇耍猴,聚众卖药的。《夷坚志》记载:“临州(今甘肃临洮)有人以弄蛇货药为业。”玩蛇人所卖,常是特效的蛇伤药。上海人相信蛇胆明目,蛇皮能养颜,毒蛇更佳,故时常找寻卖毒蛇商贩。有专取蛇胆者,也有整条买了泡酒的。商贩手中缠的活蛇,便是他的幌子。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338.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栀子油塞鼻治鼻衄32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生栀子25克,麻油100毫升。先将栀子碾碎,浸入麻油中24小时,用文火加热至油面起烟时止,候温过滤。用时取药棉少许(与鼻孔大小相仿)蘸透栀子油,塞入...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23

痛泻要方溯源考 痛泻要方现代应用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为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精于脾胃病及脑病的中西医治疗,笔者跟师学习,现将陈宝贵运用痛泻要方经验浅述于下。痛泻要方溯源考痛泻要方首载...

精品偏方 2025-10-20 0 3107

儿童补气佳品——太子参

儿科临床上,当许多儿童得了脾胃气虚、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或肺虚咳嗽,或阴虚口干渴等虚证时,中医师在给患儿开方时,一般不会象给成人开方那样,开出党参、人参等补气药...

精品偏方 2025-10-10 0 29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