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起居应“冬藏” 进补应减量

  再过两天就是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是立春了。气候可能时而冷风刺骨,时而又阵阵暖意。在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中,若保养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传统养生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天人合一”。季节变化了,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有所反应,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起居顺应“冬藏”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也就是说,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此外,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

  进补适当减量

  《黄帝内经》将一年的气候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寒至立春即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是人体肝气生发的季节,进补也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防风御寒是第一要务,而进补则不宜太过。

  温补食物绿色食物“双管齐下”

  由于大寒与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饮食上也要考虑到季节变换,以吃温性和绿色食物为主。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在饮食上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还可多吃点黄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同时,也可多吃点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柚子等,还可多喝点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运动要适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冬季,锻炼、活动对养生有着特殊意义。

  大寒节气里的早晨气温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建议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比如:慢跑、搓脸、拍打全身肌肉等。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854.html

相关推荐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古老的养生方式 膏方进补

膏方进补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方式,在我国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膏方记载。现代膏方以其确切效果、方便食用而越来越受到忙碌、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开展膏...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013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4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9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