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唐祖宣教授的学术思想是法于古籍精华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胡世平

唐祖宣教授的学术思想是法于古籍精华,并基于此而创新,总体概括为注重阳气、因瘀致病、因病致瘀、痰瘀互结四个方面。
注重阳气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言意指两个重要中医基本理论,即阳主阴从,阴平阳秘。阳主阴从指的是在阴阳的相互关系中,阳主导,阴从属。阴平阳秘中的秘,是封藏之意。
因瘀致病
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因病致瘀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瘀涩不通,脏腑发生癥积,而导致的这些疾病又可以产生新的瘀血,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后果。
痰瘀互结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黏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痰饮与瘀血在临床上互为因果或者共同为病。津血同源,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微于经脉之外者为液,赖脏腑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在病理状态下,津凝则为痰,血滞则成瘀,痰聚则血结,血凝则痰生,以致互为因果同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385.html

相关推荐

学习屠呦呦热潮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来后,贵州省中医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屠呦呦先进事迹的热潮。10月12日,该省中医药界学习屠呦呦事迹座谈会在贵...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57

养生关键在于管好“两头”

67岁的张老伯早几年就常感到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并患有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疾病。为祛病延年,张老伯开始注意学习保健养生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坚持不懈地锻炼。没...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512

向古人学呼吸

《黄帝内经》中黄帝问岐伯:“怎么通过呼吸来养气?” 岐伯认为:人体应根据“五十营”调节呼吸节奏。所谓五十营,是指...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