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 创建于 1862年。 肇始于顾云岩; 奠基于第2代传人顾筱岩 (1892年-1968年) , 被誉为 “疔疮大王...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537
•“二阳致病”学说是柴嵩岩对妇科疾病阳明病机作出的重要补充,她提炼出阳明热毒侵入冲脉血海,燔烁阴血,导致月经失调的妇科疾病阳明...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206
宋代陈文中所撰的《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为儿科温阳学派的开山之作。儿科温阳之由,主要在于先天元阳不足,后天摄养失和,药物伤脾败阳。陈文中与钱乙小...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702
近日,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刘云鹏学术思想的月经病研究” 在湖北举行,全省150余名学员参加。刘云鹏是荆楚“刘氏妇科&rdq...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749
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张锡纯先生,学识渊博,有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他是较早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晚年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965
《慎斋遗书》有云: “诸病不愈, 必寻到脾胃之 中, 方无一失, 何以言之? 脾胃一虚, 四脏皆无生气, 故疾病日久矣…&hellip...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211
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孔伯华先生家学深厚,颖悟非常,一生治病救人、传承医道,他广博的临床实践、深刻的医理探究,凝结...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625
郑钦安, 清末著名医家, 其学贯内难, 精于伤寒, 明 于阴阳, 兼诸家之长。郑氏临证, 善用并重用大剂姜附 扶阳, 治疗阴寒证和急危重症, 效如浮鼓, 被誉为...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242
慢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概念, 中医古籍中未明确提出心衰之名, 但其相关临床表现早于《黄帝内经》中有所描述, 如《灵枢·胀论》云:&ldquo...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4017
金代李杲著本书,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提出饮食不节伤胃,形体劳役伤脾,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气血不和而内伤脏腑经络,导致脾胃病;六淫...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545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郭文勤教授从事中医心病研究50余年,疗效显著而持久。笔者有幸随师伺诊,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以飨...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924
•“三、六、九”蒙医整骨术即中国蒙医整骨学的精髓。•中国蒙医整骨学强调心气相应,意念归一、平衡和谐,始终贯穿着&ld...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3158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每年因肿瘤 病变而去世的患者当中, 胃癌约占20% [1] 。 胃癌具有 发病率高, 转移率...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3512
梅国强教授临床酷爱经方,但用药并不拘泥,提出“复用经方,便是新法”,善以经方组合加减辨治疑难杂症,提出医者当以临床疗效为终极目标,无论经...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81
沈绍功教授是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沈氏女科”继承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35
陈士铎,字敬之,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人。陈氏平素好学,广泛访求名医,博采众家之长,治病多奇中,一生著作较多,但大部分失传。陈氏在继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2412
林丽珠治疗大肠癌常用药物及药对浅析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之 一。祖国医学主要将大肠癌归属于“锁肛痔 ” &ldquo...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2879
国医大师李振华擅长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内科杂病,常屡起沉疴。对于顽痹,把温中健脾与除湿通络药物巧妙配伍,既蠲除了痹证又顾护了脾胃,治疗风湿疼痛疾病疗效显著。笔者长期...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3477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方面,有独特认识,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学术思想治疗...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2060
•现在有人一谈到运气方,拘泥于《三因司天方》十六首运气方,实际上《三因司天方》仅仅给了我们十六个套路,不可拘泥,更不能呆板使用。只要抓住了运气病机,按...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836
目前恶性肿瘤居中国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 前 3 位,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医在肿瘤治疗方 面有其独到优势,成为抗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全国名老中医孙桂芝教授认...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3516
陈纪藩教授的主要临床和科研方向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RA属中医痹证的范畴,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伤寒杂病论》对本病的病因、证候、治疗有比较详细的...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1537
李业甫,主任医师,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二批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跨世纪人才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指导导师。...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1277
“钱老之学,四学合一。四学者,文字、音韵、考据、训诂……钱老师承宗达,传承乾嘉,终成大家。”3月17日,在北...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2504
许彭龄,男,1934年生,主任医师,教授。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的奠基人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3100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
精品偏方
2025-10-01
0
2097
有同仁问道,在胡希恕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太阳病为表实热证,那么有无表实寒证?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付之笔端如下,以供讨论。 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620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源流追溯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最早可追溯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79
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抗癌形势尤显严峻[1]。传统医学虽未记载&...
精品偏方
2025-09-30
0
2792
•五运六气体系有着完善的天人合一构架,运气七篇最有可能产生于天人合一思想风行的西汉时期,而不是天人宇宙观被一片声讨的东汉时期。•甲子纪年开始...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