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六种病邪 是中医学最常见的外感病因

据《左传·昭公·昭公元年》记载,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医和不仅毫不客气的给出了“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的论断,还提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的六气致病说。从远古时期的“鬼神致病观”到商周医和的“六气致病说”,开启了中医病因理论由蒙昧到理性的先河。道家提出“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万物是自然造化的结果,人应顺应自然,与天、地和谐统一。《内经》在继承诸子关于“天人合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气候致病理论,散在不同的篇章论述。直到宋代陈无择首次将使人致病的六气统称为六淫。六淫自此成为中医学病因理论的专门术语。
六淫是指自然界风、寒、 暑、 湿、 燥、 火六种气候特点,是六种病邪的统称,是中医学最常见的外感病因。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有其深刻的原理所在。在经方体系中,以外感病为例,一般病始于太阳,太阳病大体上有伤寒、中风两种。正常情况下,机体感受风或寒邪气后会做出应答,首先即升高体温杀灭病原微生物,即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在减少散热方面,即使体表血管痉挛,汗腺关闭,成为一个标准的麻黄汤证,然而平素腠理疏松的人,筋膜收缩的能力弱,不能协同肌肉等收缩致使汗腺完全关闭,即形成桂枝汤证,而桂枝汤证亦被命名为太阳中风证。麻黄汤证汗腺关闭彻底,血管痉挛到位,称之为太阳伤寒证。
风是由太阳热辐射引起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在体表感受风的刺激时,会本能的使皮下毛细、微毛细血管痉挛,腺体关闭,致使散热减少从而保暖。中医学上将凡是引起血管痉挛及腺体闭塞的疾病皆称之风。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但究其根本,外风、内风在病理表现上皆为血管系统及腺体的改变,本质上并无区别。
对机体而言,涉及血管及腺体病变的情况不胜枚举,故中医学以风命名的疾病很多,如小儿肺风、急惊风,头风,肠风,风湿、风热、风痹、痛风乃至于脑血管病的中风。《黄帝内经》多次提及“风为百病之长”,由此可见一斑。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拿出“治诸风方”篇着重笔墨论述诸风致病,并给出续命汤诸方。对于内伤杂病,凡涉及血管及腺体病理改变的疾病,如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乃至于抑郁症,皆可在辨证论治的体系下进行祛风治疗,这是中医学基于机体对疾病应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性治疗。
风寒往往相提并论,寒在机体的病理表现为大血管的痉挛。外寒因感受寒冷引起,内寒是没有感受寒冷而血管产生痉挛。内寒是由于有效血液循环的减少,细胞功能下降的虚证,故虚寒往往并存。临床上,虚寒证代表机体功能低下。(赵杰)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19.html

相关推荐

感恩大餐 详细食谱教给你

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计划,为了感恩节的火鸡大餐,动员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加入烹饪大军吧,剥皮切片、搅拌,一大堆准备工作等着呢!至爱亲朋共同缔造美味佳肴,这才是感恩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67

儒商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引领世界,中国人的道德文明状态却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传统儒家思想丢失,新的和世界同步的文明价值观却未建立。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6

如何来发展现代针灸医学呢?

那么,如何来发展现代针灸医学呢?当然有各种不同的方向与途径。这里介绍的是我们的选择:应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或系统医学的原理来指导经络体系的研究与临床针灸。自1...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45

路志正治疗风湿病学术经验

姜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岐黄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80

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有相似之处

近些年来,转化医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它是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同时还是现代医学的前沿和新的方向。转化医学最早来自美国。转化或转换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13

儿时的中医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大概三四岁的时候,有个冬天的早上,奶奶突然中风了。家人一合计,要到城里去住院。我的叔叔们马上去砍了“硬头黄”,把家...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9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