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药酒虽好 几点要注意

“酒为百药之长”,用酒治病和用酒制药,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周代即出现了“醪醴”,即药酒,后在成方制剂中称为酒剂。《黄帝内经》中即有汤液、醪醴的记载和论述。药酒是中医方药和中药制剂学中的重要内容,用药酒治病或保健养生早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
所谓药酒,即将处理洁净的中药材、饮片,按一定比例浸入在50度以上至60度左右的粮白酒中,所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也有将中药材、饮片浸入食用乙醇、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经过月余后,使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除去药渣而得者。
但是药酒虽好,有以下几点需要重视。
不随意喝
选方选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体质,应在咨询医师或药师意见的前提下对证选药、合理组方。在气血不虚、没有风湿痹痛和肾阳亏虚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自泡自饮药酒。
“酒”本身就是药,其效特殊,有许多人并不胜酒力,感冒、发热、呕吐、腹泻、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皮肤病、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不宜饮酒,还有孕妇、妇女哺乳期、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更不能饮酒,药酒也要讲究禁忌。服用西药期间,绝不可随意饮用药酒,因为许多西药均不可与酒和药酒同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合理组方
许多药物不适宜用于泡制药酒:一是大多数矿物类药,特别是一些有毒的矿物药,如砒石、砒霜、朱砂、银朱、雄黄等;二是许多毒性很强或作用峻猛、强烈的植物类和动物类中药,肝肾毒性很大的药物,如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水蛭、蟾酥等,还有一些地区习用的有毒的草药,一些新近引入的、临床使用经验很少的新品种,均不应引入泡制药酒。
川乌、草乌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的有效药,但本品毒性很强,法典控制用量很小,中毒后可致严重心脏损害、中枢麻痹、血压下降,甚至可致呼吸麻痹合并脑水肿死亡。
水蛭,为破血逐瘀、通经药,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中毒后可刺激胃肠道,引起内脏广泛出血、剧烈腹痛、呕吐。
马钱子为极毒药,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效果较好,但中毒后可引起强直性痉挛惊厥、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选择时间
一般不宜早晨空腹和夜间饮用,多应在中餐或晚餐前1小时饮用。温阳、补益性药酒多宜冬日使用,炎炎夏日应尽可能少饮或不饮。
用量适宜
应根据各人对酒的耐受力及药物的性能确定饮用量,一般每次可饮10~30毫升,如药中含有毒药或峻猛药,应以5~15毫升为宜,决不可放量豪饮。
饮食讲究
饮服药酒应尽量选食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不宜食咸鱼、香肠、腊肉,以免伤肝或诱发不良反应。
制备药酒应选择质地优良、且经过炮制的、洁净的中药饮片;选择细口、长颈、大肚的玻璃瓶,或陶瓷瓦缸,而且应清洗干净。泡制期间,应置放在阴凉处,不能与汽油、煤油及有刺激性的物品混放;同时应贴置标签避免混乱。
需要注意的是,药酒的药料量与白酒量的比例,一般为5~6倍,某些贵细药或含有毒药的可为8~10倍,即500克药料可用2500~3000毫升或4000~5000毫升,浸泡时间,一般应在30天左右,才可取用。(刘绍贵)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957.html

相关推荐

慢性肩关节周围炎药膳

肩关节周围炎,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初时肩周微痛,常不注意,以后疼痛加重,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受限。检查肩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08

饮酒抠喉催吐危险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品尝美味佳肴,好不痛快。不过要提醒的是,每年长假期间,因此而患上急性胰腺炎的人也要比平日多。急性胰腺炎有哪些主要症状?哪些...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74

药酒泡20天就能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拿药酒当保健品用,并且有些人认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该是泡的越久越好。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药酒的存放时间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药酒浸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0

茯苓焖豆腐药膳适合肥胖、血脂高

用料:茯苓粉20克,豆腐0.5 公斤,胡萝卜、香菇各适量。做法:豆腐、胡萝卜切小块,将茯苓粉与豆腐拌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香菇放人锅内炒至半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7

高血压患者服药“六忌”

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每种降压药的适用人群各不相同,若选择了不对路的降压药,不但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且有人还会出现慢性咳嗽等副作...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85

百日咳药膳

百日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倾吐痰沫而止为特征。本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尤多。...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