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用药酒补身子 药酒的经久不衰

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
  从《养生方》的现存文字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共有六个:用麦冬(即颠棘)配合秫米等酿制的药酒;用黍米、稻米等制成的药酒(“为醴方”治“老不起”);用美酒和麦X(不详)等制成的药酒;用石膏、藁本、牛膝等药酿制的药酒;用漆和乌喙(乌头)等药物酿制的药酒;用漆、节(玉竹)、黍、稻、乌喙等酿制的药酒。
  《杂疗方》中酿制的药酒只有一方,即用智(不详何物)和薜荔根等药放入甑(古代一种炊事用蒸器)内制成醴酒。其中大多数资料已不齐,比较完整的是《养生方》“醪利中”的第二方。该方包括了整个药酒制作过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内容,是酿制药酒工艺的最早的完整记载,也是我国药学史上重要史料。
  先秦时期,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了可观的程度,这一时期的医学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在《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首先讲述醪醴的制作“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即用完整的稻米作原料,坚劲的稻杆做燃料酿造而成,醪是浊酒,醴是甜酒。“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说明古人对用酒类治病是非常重视的。此后各朝代,论述药酒的书籍和篇章更是层出不穷。
  到了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及《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多次论述了药酒与药的关系,应用酒炮制中药,用酒送服丸散,更用酒制造药酒。如《伤寒杂病论》“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能加强药效,使之气血畅通,则腹痛自止。在东汉时,已形成正月初一饮药酒防疫的习俗。
  从隋唐至宋元明清,尤其是蒸馏酿酒的出现,药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此期间,医学家对药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药酒在民间的应用更加广泛。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载有巴戟天酒、五加酒、芎藭酒、枸杞酒、虎骨等药酒十余种。宋代《太平圣惠方》的药酒序则谓:“夫酒者,谷蘖之精,和养神气,性惟剽悍,功甚变通,能宣利胃肠,善导行药势。”主张用药治病,宜分病邪之深浅,若病之初,当以汤液治之;而病至晚期,沉疴日久,当以药酒性酷热和善行药势之优点而用之。不但是医学家,而且文学家对药酒也颇有论述和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了林黛玉“吃了一点子螃蟹,便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便命丫环将合欢浸的酒烫一壶来,宝玉希望林黛玉喝下这酒能“合欢蠲怒”,以治她的“肝郁气滞症”。
  由此可知,药酒对于人们防疫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在到了冬季,人们还是喜欢用药酒补身子,足以说明药酒的经久不衰。(上海 邬时民)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8751.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旅途伸展操 保护好肝 男人抗衰老

五一假期又临近了,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旅途其实是件疲惫的事,不妨在坐车或休息途中做做以下运动,缓解疲倦。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144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