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调料巧用是良药

葱、姜、蒜、花椒、大料、胡椒等都是烹调常用的调料,你可知道,这些调料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祛病疗疾的良药。

一、葱:其性温,味辛,具有发表、通阳、解毒的功效。葱的全身皆可人药,葱籽可以温肾、明日,治疗阳痿、目眩;葱花可治脾心痛,与吴萸配伍水煎服;葱须治风寒头痛,葱汁可散瘀、解毒、驱虫。食生葱忌与蜂蜜、大枣同用。



治感冒:取葱白、生姜各15克,食盐3克,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即前胸、后背、脚心、手心、肘窝)一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半小时后出汗退热,自觉症状减轻。

治风寒感冒:取葱白5根、淡豆豉15克,水煎去渣取汁,顿服取汗。

治痈疮肿痛:取全株大葱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于患处。

二、姜:分为干姜和生姜两种。干姜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可治寒性吐泻,脘腹冷痛,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经武火急炒至发泡鼓起称为炮姜,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等症。生姜即鲜姜,多在夏季采挖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治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取生姜25克,切碎,加红糖适量,开水冲泡饮用。

治慢性胃炎、恶心呕吐:取生姜、陈皮各15克,水煎服,每日3次。

治百日咳:取生姜汁适量,川贝粉15克,蜂蜜300克,搅和,开水冲匀分3次服。

外用治风寒骨病、患部有冷感:取生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治斑秃:生姜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三、蒜:又称胡蒜,其性温,味辛,具有行胃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容易流行,预防的方法之一就是多吃大蒜,每三餐生食,每次食几瓣即可。临床报道,用大蒜治疗细菌性痢疾、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结核、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以及滴虫性阴道炎等,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大蒜在预防消化道癌症、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大蒜生食以每次2-3瓣为宜,切不可空腹食蒜。《本草从新》中说:“大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之人切勿粘唇。”对患有肝、胃、膀胱等疾患者,在治疗期间,忌食大蒜。

治水气肿满:取大蒜、刚螺、车前子各等份,水煎浓缩成膏,摊成膏药,贴于神阙穴(肚脐),两天换药1次。

治鼻衄不止:取紫皮蒜1枚,去皮研如泥,制成铜钱大薄饼,左鼻出血,贴左足心,右鼻出血,贴右足心,两鼻出血,双足贴之。

四、花椒:又称蜀椒、巴椒,性温,味辛,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鱼腥毒,常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湿寒痹等症。外用治疗牙痛、阴痒、手足皲裂等症。

治呃逆不止:取花椒120克,微炒后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以醋为引送下。

治夏令伤湿、泄泻不止:取花椒30克(除去闭口者及椒目),用微火炒香,另取煨肉蔻15克,两药共为细末,用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10丸,米汤送服。

外用治牙痛:取花椒适量,醋煎待温含漱之。

治妇人阴痒:花椒、吴萸、蛇床子各30克,藜芦15克,陈茶一小撮,粗盐60克,水煎熏洗阴部。

治白秃:取花椒适量研末,用猪脂油调成膏,涂于患处,每日涂药1~2次。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五、大料:药名称为八角茴香、大茴香,性温,味辛甘,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治小肠疝气:取八角茴香、小茴香各9克,乳香少许,水煎服取汁。

治腰重胀痛:取八角茴香适量,研为细末,食前每服6克,用温黄酒送服。

治大便秘结、小便不通:取火麻仁(炒、去壳)15克,八角茴香7个,共为末,另取生葱白4段,同研煎汤,调中成药五苓散同服。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六、胡椒:又名浮椒、玉椒,又分为“黑胡椒”和“白胡椒”两个品种,其性热,味辛,具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功效,常用于治疗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等症,并能解食物毒。

治神经衰弱:取白胡椒1粒,用剪刀剪成两半,置于耳中的枕、肾、神门等穴位,用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穴位处,至有发热感,每日不定时的按压4—6次,一般宜持续使用2周。

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取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9克混匀制成散剂内服。1岁以下儿童每次口服0.3-0.5克,3岁以下每次服0.5-1.5克,每日3次,可服1-3天。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儿肚脐眼,外贴暖脐膏(药店有售),固定24小时,未愈可再贴1次,如患儿有脱水现象要及时补液。

治冻疮:按胡椒10%,高度白酒90%的比例配制,将胡椒浸于白酒内,7天后过滤使用。涂于冻伤处,每日涂药1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8245.html

相关推荐

中药无名异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位叫吴名异的侠客常年走南闯北为民除害,深受人们爱戴。一天他在深山里不慎扭伤了脚,坐在地上歇息时,无意中看到一只山鸡正嘴叼石子一遍又一遍地摩擦它那流血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65

中医药学中“天人合一”的医学观

以孔子“仁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走向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段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而又深...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41

餐桌上的中医养生药膳

“来个药膳锅底,看看味道怎么样。”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火锅店,几位食客正在点菜。许多餐馆做起药膳文章,纷纷推出各式滋补药膳汤,如加味甘麦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45

中药前胡巧治指疔

前胡,是一味中药,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分布于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中医认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8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