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冬至阳生盼春来

冬至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不亚于春节,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产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是大吉之日,并举行祭祖、家庭聚餐等。
2019年11月8日发行的《二十四节气》邮票中第四图,名为“冬至”。邮票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采用国画小品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孩子绘制《九九消寒图》,其母亲在一旁编织毛衣的情景。整个画面中人物造型憨态可掬,笔墨酣畅利落,将艺术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北方有“数九”的民俗。《九九消寒图》通常有文字版(写九)、图形版、图画版(画九)等不同的表现形式。邮票画面中出现的小孩正在绘制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画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朵梅花九个花瓣,每瓣代表一天,共81瓣,代表“数九天”的81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81瓣,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
冬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上升并逐渐增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也就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冬至阳生春又来。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那天起,气温进一步下降,也就开始“数九”了。
由于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时节,阳气开始升腾,因此最适合养生,可以通过灸神阙穴来达到养生的目的。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的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次年少生病。通常在冬至前后4天,加上冬至日共9天中,用点着的艾条熏灼肚脐周围,以产生温热的感觉为宜,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因此泡脚可起到祛除寒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女性属阴,因此冬至过后应特别注重保暖,否则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这个节气里妇女应少吃寒性食物,生理期更要注意。外出时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冬至时节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食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丰富的肉类,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顾掌生)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806.html

相关推荐

初冬季节要注意呵护膝关节

今年的11月7日是立冬节气。近日,随着冷空气南下,桂林也一直持续阴雨天气。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专家楼骨伤科主治医师王明杰表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初冬季...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94

老人血压高过冬要“四松”

冬季为了保暖,大家都习惯穿得严严实实,对于高血压患者,穿戴不能过紧,否则会产生阻力引起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血压升高、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病友在穿戴上要做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93

从《老老恒言》看莲之于养生

1 曹慈山与莲曹庭栋,清代人,号慈山先生,其人天性恬淡,能调摄,素慎起居,节饮食,至九十余乃终。其著述《老老恒言》以自言其养生之道,书中言“粥能益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8

鼻腔间断性出血1周余 生石膏方治之

金某,男,56岁,2014年3月14日初诊。主诉:鼻腔间断性出血1周余。患者由国外归来,常与友人相聚痛饮。近1周频发鼻腔出血,伴头痛,头目眩晕,口干口渴,心中烦...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9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