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因此,中医的特殊就突出表现在它的思维方法上。中医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直觉与灵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以文字、物象(图象、现象、符号)表达研究对象抽象含义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观察事物取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运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文字或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以反映事物普遍联系与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简介意象思维的三个阶段:   观察现象:即对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此象有体用之别,即形质与功能之别,传统思维轻体重用,即所观察的“象”,主要为功能之象,而非形质之象。   形成意象:即通过观察现象把其中蕴涵的共性和规律抽提出来,并用文字、图象、符号的方式进行表达。由于人所把握的许多抽象涵义虽有些可以用文字准确、详细的表达,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但有的不能用语言表达,需要用图象进行描述,因此,便产生了卦象、太极、河图、洛书等。
  推演意象:或称为类推意象,意象显示事物的规律和共性,因此,具有超越自身原有价值的意义与趋势,可以类推。《易传•系辞上》:“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即可以将事物按照功能、格局等进行分类,通过比附、推衍来认识未知事物。   亦有根据某些事物的现象直接类推比拟,从而认识另外一些事物规律的方法,属于简单的意象思维方式。这一方法是中医的主要的思维方法,《内经》则充分反映了这一思维特点。这里举个自然界的风的例子,刮风,可引起自然界多种变化,但人们看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恐怕莫过于树枝摇动了,那么总结“风”的性质特点,就可以用“动”来概括,由“风”人们联想到“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就是这个意思。即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产生不同的病证,其中“风”可以导致人体有关“动”的病证,如“肢体震颤”、“痉挛”、“屈伸不利”、“头晕目眩”等,而通过观象体意、由表知里、审证求因,也就知道产生这些病证的病因是“风”。
  那么,如果这些致病因素不是外界来的,而是人体内部产生的,则又称为“内风”、“中风”。人体肝在五行属木,与风象相应,在人体主筋,因此,“风”、“动”的有关病证也就与“肝”有了关联。著名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其中“眩”,张介宾注“运也”,即头晕目眩之意,仍属“动”的表现。另外,自然界到了冬天,水冰地坼,江河封堵,植物枯萎,动物冬眠,万物踡缩,“寒”,使得万物“收引”、“收敛”、“踡缩”,有“凝滞”之意,而人体疼痛多有踡缩之象,多是气血凝滞瘀阻所造成,所以《黄帝内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实这里的“寒”也有外寒、内寒之分。   实则,《黄帝内经》用“象”以说明抽象概念的具体事物极为广泛,涉及天象、地象、气候象、生物象、颜色象、社会象、生活经验象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太阳类比人体阳气,以月廓盈亏类比血气消长。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以天地藏泻类比脏腑功能特点,是藉用天地之象。相类似的,《黄帝内经》还以物色晦明含蓄暴露类比人的气色善恶,是藉用颜色之象;以官职制度类比脏腑分工合作与主次关系,是藉用社会之象;以物态变动类比脉象,是藉用生活之象。即使是五脏,也不单纯指解剖实体,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论》里指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以表述五脏的功能特性。
  这些中医学的主要思维,在《黄帝内经》都有充分的反映,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加以综合运用,往往会在临床治疗中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538.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头部上肢抖动 养血息风止痉

赵某,男,53岁,农民。主因胸部以上摇动2天,于2020年9月21日首诊。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摇、嘴角抽动、上肢抖动。随即在运城某医院做头部MRI、肝胆...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499

聚焦2019中医养生十大热点

热点一吃核桃能补脑吗?某医疗科普平台创始人称,吃何首乌头发不会变黑,吃核桃不补脑,有买燕窝、阿胶的钱还不如吃鸡蛋,有这个钱的话,吃鸡蛋价值比它们高多了。专家解读...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64

中药同体异用

•植物中药“同体异用”者,即多部位入药者,相互间功效差异明显、归类有变。有些功效及应用范畴大致相近,只是作用力度有所差异;有些...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35

彭原卫生院:中风十法疗效好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彭原卫生院近年来着力加强中医心脑血管专科建设,潜心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该院中医心脑血管专科的医护人员,在汲取传统中...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7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