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学习中医需了解下《周易》

学习中医的人如果也懂《周易》,势必会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与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 医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与临床实验的积累是医生的基本功 有了这些积淀,就算你不懂《周易》 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中医师了 但,也许就是不错而已 想再进一步就难了 因为真正的境界都是表现在思维层次上的
明代名医张景岳也如是说
● ● ●


张景岳
明代名医
“ 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为斯而已也,抑孰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
那么,《周易》的思维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案例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男性病人,30多岁,主述腰酸痛一年多,没有其他明确的不适感。舌象是略淡,脉象两尺略为细。
从这个主述来看他的病情不复杂,肯定是肾虚。但是由于这个患者没有明显的寒热表现,所以基本上排除了肾阴虚和肾阳虚。那么剩下的不是肾气虚就是肾精虚了。
他病了一年多,以往也诊治过,大多都是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之类,只是用的时候把丸改成了汤。那假如这个人是肾精虚或者是肾气虚,这两个相近的方其实应该都有效果。但是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效应呢?

再细问,他才说,他腰的酸痛经常是在早上5点到7点发作,时不时因为疼痛而醒。这时候我考虑,5点到7点是卯时,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对应的是少阳的位置,少阳就是太阳在东方升起,见到半轮红日叫少阳,那么现在是肾的精气不足,在阳升的时候,当升而不升,气憋住了而腰痛。
当时考虑还考虑到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寒湿在腰,为什么呢?因此湿性重着,湿性趋下,白天的湿性趋下是往脚里面走,但是晚上当一个人平躺,躺的时间久了,湿性趋下,就可能是趋到了腰部,因为腰部是最低位。但是问题这个病人,没有其他的湿象,舌苔也不腻。
所以我的判断还是以精气不够力,上升不了为主,所以以金匮肾气丸为底方,加了两味药:柴胡和葛根。开了七副,嘱咐他早上5点到6点吃药,结果下一周他来复诊时告诉我他仅仅吃了一剂,腰痛就好了。
后来他又因为其他问题来看病,他说腰痛一直都没犯过。
WHY >>>为什么加柴胡和葛根<<<
意图是帮助他的阳升。但是升阳的药很多,为什么就选择这两味?

1
用柴胡的思路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在太极图之中,卯时、春天、少阳实际上都是在东方左边,格局是一样的。本草经书是这样讲的“柴胡秉仲春之气以生,兼得地之辛味,春气生而升”,所以柴胡的升在于升少阳,可以帮助郁而不生的肾气,在少阳的时候,借时机而升。
我让他早上5点到6点吃药,已经是吃药有一个时机,上面的推导,其实是常理的推导,已用了太极思维,就是《周易》的思维了。
其实我当时有另外一个就是稍深一点的想法,就是从腰脊其实从经络来讲,就两条经,一条经是经过肾的膀胱经,一条是经过中间的督脉。假如把督脉放到太极图怎么放呢?
督脉和任脉构成了一个圈,假如把督脉和任脉放在这个圈里面,督属阳,任属阴。太极图是左阳右阴,相当于是把督脉放到了左边,把任脉放到了右边。既然督在左边,在阳位,那么它就与春天、与卯时、与少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同格局,类同则比,这是取象比类的基本原则或者内在逻辑。
前人虽然没有以柴胡升督这一说,但我想既然这格局相同,又怎么知道柴胡不能因此而升督呢,不妨试一试。


2
用葛根的思路 假如腰痛在骨头,那么就是属脊。正中就属督脉,但是他在脏属肾,从经络循行来看,膀胱经所过正是肾脏所在,而肾俞就是在膀胱经的对应穴位,而且肾与膀胱相表里,表里经互用是针灸的常法。
《本草崇原》这样说葛根:“藤引蔓延,从下而上也。”这说明什么呢?葛根的作用就是升膀胱之气,这个也可以帮助肾气的上达。
让他早上起来,5点到6点吃药,当然是借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在卯时的时候的升势以助药势。
《周易》最讲究的就是顺势思维,所以升降法时,顺时服药在这里是一个方法,就好像我刚才讲的,叫他卯时吃药;而借药物所含的时象也是一个方法,比如说刚才的柴胡、葛根,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柴胡里面含的少阳的时象。
这个案例我在上《周易和中医学术》的课程或者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时候讲过,后来有听过课医师告诉我,说他也在临床碰到这样的病人,也用相近的方法取得了效果。这等于说这个案例不是一个个例,而是说这种思维是可仿效的。

HOW >>>如何使自己的医学境界提高?<<<
孙一奎的结论是:“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再进一步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对于太医这两个字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误解为是古代太医院的太医,这里的太通大,太医就是大医,能称大医的一定是有大境界。
《周易》跟中医,它们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呢?就研究对象而言,《周易》关注的是天地之道,医学重视的是人身之理。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是天人关系。
所以“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是什么呢?就是易学要解决的正是智慧的问题,因为易学所揭示的是天地之道,是宇宙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可以涵盖一切的领域;而医学所研究的仅是人的生理、病理这个特殊的领域。
我们都就知道,普遍规律可以包含特殊规律,大道自然可以包含医理,所以张景岳就有进一步的说法:“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天人相应,医易相通,医易同源,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建立在以阴阳变化为规律的自然整体观的基础上,哲学之道与医学科学之理,在这里就是交相贯通。
但是《周易》跟医学毕竟有所不同,他的差异主要呈现在阴阳变化的广度、深度跟层面上,所以又有了这么一句话,“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连孔子都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那么我们做医生的,或者是对医学爱好者 可以自问一句了:假如我懂医,又同时懂易 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081.html

相关推荐

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评介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杨金生研究员担纲主编、参加针灸申遗的专家团队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传承团队联合编写的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给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佳音...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76

湿气重花椒入菜可化解 妇科圣方花椒茶

补过头湿气重,花椒入菜可化解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外界环境可能不那么潮湿了,很多人还是需要花椒来调理一下,因为我们体内的湿气重了。炒菜的时候,先不要放油,在锅里放...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661

加味清胃汤治疗中消。加味清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味清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味清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中消。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味清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川连、升麻、丹皮...

VIP秘方 2025-09-11 0 698

加减理中丸治疗加减理中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减理中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减理中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减理中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半夏(汤炮7次)1两,...

VIP秘方 2025-09-11 0 978

孔子对中医药的影响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5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