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预备势(1)
图2 预备势(2) 图1动作要领:松静站立。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 图2动作要领:屈膝下蹲,低头成团状。重心前、右、后、左移动,重心还原。 图3 预备势(3) 图3动作要领:两手扶膝,膝盖挺直。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起身,上托。 图4 预备势(4) 图4动作要领:两手抱后脑,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身体还原同时吐气。十指交叉,上托。 图5 预备势(5) 图5动作要领:左右分开,至水平位握拳。下落时,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 2 餐前:醒脾养胃 此势取自“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收势”。中医导引诀曰:调理脾胃须单举。此导引势在饭前、饭后都可以做,脾胃是后天之本,常做此势有醒脾养胃、增强脏腑功能之功效。导引时若出现打嗝、肠鸣、矢气等均属正常反应。【分解演示】 图6 收势(1) 图6动作要领:松静站立,自上而下放松。两手在体前捧起,在胸前分掌。 图7 收势(2) 图7动作要领:右手掌心上托过头顶,左手掌心下按至环跳外侧。双目透过下掌的虎口看左脚跟。 图8 收势(3) 图8动作要领:两手在胸前交替。左手掌上托过头顶,右手掌下按至环跳外侧。双目透过下掌的虎口看右脚跟。 图9 收势(4) 图9动作要领:左右膀伸各7次后,两手在体前合掌、调息。气息调匀后恢复至松静站立。 3 睡前:放松心身 此势取自“坐姿八段锦导引法———叉手双虚托、背后摩精门”。中医导引诀曰: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背后摩精门。此引导势可在床上完成,有助于放松肩、肘、腕、颈、腰、背、膝、踝等大关节,舒缓心身,有益睡眠。 【分解演示】 图1 0 两脚放舒伸 图1 1 叉手双虚托 图10、11动作要领:两脚放舒伸(放直两足,膝盖挺直,脚尖内扣)。叉手双虚托(叉手相交,向前推举7次,向上托举7次)。 图1 2 低头攀足频(1) 图1 3 低头攀足频(2) 图12、13动作要领:放直两足,膝盖挺直,脚尖内扣。以两手向前攀脚心21次。收回双足,端坐放松。 图1 4 闭气搓手热 图1 5 背后摩精门 图14、15动作要领: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急数令掌心发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以手心按摩精门,待发热后,收手握固,调息,放松心身。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严蔚冰 严石卿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