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临床检测上的实体结构测评《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意见》

当今的理化检测难以纳入中医辨证体系,如何使临床检测更好地适用于中医疗效评价?现在,从物质和能量代谢入手检测的中医功能状态测评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1月27~29日在京举办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21次学术讨论会上,以“中医健康工程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主题,与会的50多位来自政、产、学、研、金等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医功能状态测评的特点、工程实现和产业模式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研讨,针对中医功能状态测评这一创新概念,与会专家达成如下共识: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全新的中医设备性能检测平台和审批程序;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专项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需要国家教育部设立中医工程学科培养专门人才;将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建立中医功能状态测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专家研讨指出,临床检测应包括实体结构检测和功能状态检测两个方面。实体结构检测的检测对象是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分子,注重的是其空间特征,认为空间结构决定功能状态,常采用瞬时静态检测,检测结果可严格重复;功能状态检测的检测对象是物质和能量代谢,注重的是其时序特征,认为新陈代谢决定功能状态,常采用实时动态检测,检测结果不严格重复,但评价结果可重复。当今的理化检测结果大都是实体结构测评,故难以纳入中医辨证体系,更不适宜于中医疗效的评价。

与会专家表示,关注实体结构的自然科学有三个基本规则: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致性,可重复测量;理论解释性,有共识的判定标准。一方面,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不同患者的四诊信息不可能严格重复,另一方面,不同于由有限指标的流行病学调查给出的疾病诊断标准,关注功能状态的中医证候建立的是由众多四诊信息组成的判定原则,故中医的科学性屡遭质疑。但中医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用自然科学的眼光审视中医学的科学性是不公平的。

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的功能状态测评具有不同于实体结构测评的独特优势和重大意义。一是能补充当今临床注重实体结构检测的不足;二是使中医辨证体系添加全新信息成为开放系统;三是功能状态测评设备的研产供销是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四是人体生物信号、新陈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能力的功能状态检测能使医学从医院走向家庭,从对抗治疗治疗走向顺势防治,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院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担任执行主席。


1月29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召开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会。会上,该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重庆市将初步建立起适应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具有较明显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屈谦表示,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面向社会大众和基层,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帮助群众提高健康保健知识,打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具体工作,如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系列项目、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载体、加强中医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工作、扩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以及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产业品牌等。

重庆市将组织实施中医药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和特色中医巴渝行等活动;开展社区和农村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面向全市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竞赛、中医药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制定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市级文化基地创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鼓励中医药科研教育单位的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对外开放;在基层医疗机构打造一批具有中医药文化元素特色的中医馆;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富有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生态园区、专题会展等中医药文化及衍生产品等。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介绍,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重庆市将建设具有巴渝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医药工作总体规划。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与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文化产业同步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明出席会议。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6899.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3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2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