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平凉市 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



作为甘肃陇东南5个市州之一,平凉市于2013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平凉,这座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将再次“绽放异彩”。


如今,平凉市正在按照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指示精神,全力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旅游品牌。集中全力,做强做优,打响打亮,努力把平凉市建设成多功能兼具、国内外知名的养生胜地,真正成为天下养生第一地。平凉地处甘肃省东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年来,平凉人民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弘扬皇甫谧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13年11月,平凉市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这座蕴藏千年医药文化历史的名城再次“绽放异彩”。


文化底蕴深厚——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西王母文化、伏羲文化、龙文化的发祥地,道文化、养生文化、针灸文化、崆峒武术的发源地,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曙光都可以在平凉找到踪迹,是国务院批准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遗址465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国家级文物8000多件,出土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已列入“中华之最”。2012年底,在泾川县大云寺遗址发现的窖藏佛像和地宫遗存佛骨佛舍利,见证了古代泾州佛教的兴盛,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有关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


六大养生名片——


神仙留恋的好地方


平凉是养生文化的发祥地。据了解,这里常年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好,负氧离子含量高,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留下了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等100多处人文景观。早在5000多年前,养生鼻祖——广成子就在崆峒山创立养生思想,传播养生文化,把人类养生文化的根深植在了平凉大地。中医学鼻祖岐伯的故里就在崆峒山东面的庆城县,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就在崆峒山东南的灵台县。崆峒山一带还是药王孙思邈常年采药行医的地方。中华武林五大门派之一的崆峒派武术就发源于崆峒山。几千年养生文化的源远流长,使这里的养生理念精深博大、养生文化独具魅力、养生条件得天独厚,形成了“理念养生、国医养生、运动养生、温泉养生、美食养生、避暑养生”六大养生名片,使平凉成为“神仙留恋的好地方”,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保健养生旅游创新区。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2012年在崆峒山下召开,14个国家的养生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现在,这里正在打响“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品牌,正在把平凉全市建设成多功能兼具的养生胜地。


文化交流纽带——


宜居、宜商、宜游之宝地


平凉地理位置独特,古时平凉,西控陇干,东扼秦川,屏藩中原,连接边塞,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历来为朝廷倚重之锁钥,商贾云集之埠市,文化交流之纽带。今之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几何中心,是陕甘宁交汇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加之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的环境优越,平凉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商、宜游之宝地。面对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和建设中华崆峒养生地的重大机遇,平凉良好的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养生文化旅游战略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有利于加快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物景资源富集——


打造中华崆峒养生地


现有农业用地101万公顷,2013年全年粮食产量111.13万吨,蔬菜产量达125.38万吨,水果产量达到101.40万吨,药材产量4.33万吨,牛出栏40.47万头。围绕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开发,培育形成了“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四大特色品牌。“平凉金果”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并成为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全国市级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实现了直接出口。“平凉红牛”为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牛肉制品、皮革等产品畅销国内外。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境内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特别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名山崆峒山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区”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这些绿色优质的农副产品和丰富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平凉建设中华崆峒养生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6571.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3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