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六经脉法 三部九候五脏脉法

摸脉,辨的是阳气的状态,生机的盛衰,可以诊察三焦表里,知病邪所舍,为见病知源的关键。经方扶阳法脉法由六经脉法与三部九候五脏脉法共同构成,可以将病位病性、脏腑功能、病邪之所合而为一辨析。
六经脉法
太阳病,脉浮,浮紧者,属表闭,治以麻黄剂;浮缓者,表虚,治以桂枝剂。浮缓而微弦者,虚中受寒也,可以用麻桂各半汤。有久寒者如痹症,脉浮紧而沉取无力,可以乌头汤化裁当之。浮大而弱者,黄芪桂枝五物汤法化裁之。芤脉类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之。浮细者,阴不敛阳,滋阴配阳以敛之。至于危重病人亡阳之证,脉象浮散无根者,必以收敛元气为主之治法一试之。浮滑而濡者又见舌苔水滑者,为水气象,当虑五苓散辈。又有肿瘤患者,脉象浮滑,痰浊内生,属邪气之盛,未必外感也,然虽属邪盛之脉,祛邪之中勿忘保存胃气,否则胃气绝则不治。
少阴病者,脉沉而微细,其中细数者,可以用黄连阿胶汤;脉阴阳俱沉者,四逆汤以扶其阳;沉弱者,以肾气丸补其虚。然久病阳虚又获外感,则太阳病类方可根据脉象与三阴病方同用也,此则不单为外感而设,乃视六经为一经,如以疏风解表之法治疗却不能痊愈的皮肤病,必有里证,则太阳病类方亦可以与三阴方或祛除内在邪气之方同用,温中以托邪外达。治表证者,非独治太阳也,当知六经皆有表证。
阳明病,三部脉洪大滑数者,白虎汤之属。然滑脉者,亦可主痰浊,若舌上白苔厚腻者,橘枳姜汤、平胃散等可消息之。右关独滑聚者,承气汤之辈,以可辅以腹诊为佐。若右脉见寸尺阴脉而关脉独滑聚,则以温脾汤辈温中泻下以袪寒积。
太阴病脉缓,右关尤沉者,脾阳不足,治以理中汤加减,又可根据寸尺阳气盛衰而用桂枝人参汤、附子理中汤。右关弱者,可以资生汤以养其脾胃。
少阳与厥阴病之脉,左右脉象颇不平衡,以弦为主,而浮沉有别也。左脉弦滑,柴胡类方之属,弦紧者,加附子细辛类则无不可。左脉阴脉,厥阴诸方治之,沉弦者,吴茱萸汤,沉弦细弱者,乌梅丸加减之,沉弦细涩者,温经汤抵挡之,而脉微细欲绝者,则属当归四逆汤。
三部九候五脏脉法
脉有寸、关、尺三部,故三部九候可知五脏之变、识病邪之处。诊脉时记录左右手六部脉的脉象可以综合分析病情。
三部九候五脏脉法以左寸部脉以候心,左寸脉沉,为心阳弱,以桂枝甘草汤为底方主之。若左寸部脉浮虚而散,或脉象浮空,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收敛心阳。心阳是全身元阳的组成部分,扶助全身阳气亦可以达到充心阳的效果,如郑钦安设立补坎益离丹,用附子、桂心、蛤粉、炙甘草、生姜扶助全身之阳而心阳自充。若左寸部脉以弱为主,主心气虚,可与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等养心安神。左寸部脉若现细弱象,为心血耗伤之象,可以与人参、酸枣仁、地黄、当归、元肉之类养血,但滋补之品多碍胃,可酌加运化之药。左寸部脉亦有细数、滑数之辨。细数者,心血不足,虚热内生,可滋阴养血清虚热,如用酸枣仁汤法;或是滑数,多是心经之热邪势彰,可用黄连阿胶汤或用凉药如栀子豉汤清心经热邪。如遇左寸脉滑而尺脉沉,可与交泰丸交通心肾。如感左寸部脉弦,是肝邪干心,是属于疏肝解郁法的范畴。
左关部脉以候肝气,有寒热虚实之辨。左关部脉弦,可以与柴胡、郁金等疏肝之品,若胁肋疼痛,可与少量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而滑脉,则可以与黄芩、薄荷等清肝热之味。脉象弦而滑,可以予柴胡、黄芩;若左关部脉滑数,多表现为久有郁怒而不得发泄,可予黄芩汤清肝热而疏肝气。左关部脉滑聚,可予四逆散柔肝解郁。若左关部脉细弱,可予养肝血之品,如熟地、当归、酸枣仁、枸杞等,然阴柔之品,当以运化脾阳为助。
右寸脉浮滑,外感病中主热、主痰,内伤病则多现肺气不降之象,可予麦门冬汤肃降肺气。若是右寸浮滑、关部脉亦滑,可予竹叶石膏汤,以减少能量消耗之用。右寸脉弱,可予黄芪类方补益肺脾之气。弱又寸脉细数而上冲,兼现左关部脉之细数或滑脉,可予百合地黄汤,清肺凉肝。
右关部脉弱而上冲者,患者多有呃逆反胃之症,可予旋覆代赭汤暖脾而降胃气,如是由于肝脉弦而引起的胃气不降,可辨是否要从肝论治。右关部脉沉或者沉弦,可予理中汤散脾胃之寒。而右关部至尺部脉皆为沉脉者,可予大建中汤,暖脾下气,大建中气。右关部脉细,可以予山药、黄精、玉竹等填脾精之药。若是右脉整体浮弱或呈现出大脉或者极虚脉,为虚劳之证,可予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右关部脉滑实有力,可予承气类方。右关部脉呈现出沉紧脉,多是寒积之证,可予温脾汤温下寒积,若是右脉弦紧而滑,可予大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泻下积滞,使阳气通畅。右脉弦滑为有饮邪,可予茯苓类方。右关脉浮滑而关下弦紧,胃脘痞闷者,可用泻心汤类方加减,在关下弦紧的情况下,用理中汤或者大建中汤暖脾胃作为底方配伍加减,才能有长效。
左右尺部脉同侯肾气,尺部脉沉,可予附子、肉桂类温肾,尺部脉浮,可以龙骨、牡蛎、甚则龟板、鳖甲收敛扶阳。尺部脉细,可予地黄、菟丝子、肉苁蓉等味补肾阴填肾精。若尺部脉滑,辨为下焦湿热者,治以封髓丹。若尺脉弱,容易疲乏者,亦可适量用补肾之品,如巴戟天、仙灵脾,但补肾之法不可过用,否则患者虚不受补,可造成虚火上冲之证,可生烦躁甚至性欲亢进之变。
六经脉法与三部九候五脏脉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六经脉法反应宏观整体状态,三部九候五脏脉法脉法提示微观信息,治病时需要将两者综合分析。脉动处显生机,脉诊是辨证的桥梁,是体察表里、三焦、五脏阳气运行状态的工具,是经方扶阳法辨证证据链中可靠的依据。(赵杰)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598.html

相关推荐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4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三个有效老偏方治疗男性阴囊湿疹

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一:苦瓜汁  【食材】苦瓜200克。  【做法】将鲜苦瓜切片,捣烂或者用榨汁机榨取苦瓜汁液,拌入适量砂糖饮用。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二:番茄汁...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760

此三条偏方治面瘫各有特色

配方及用法:  方一:熟附子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60克,生姜末25~30克。前3味药研为细末,分成8~10包,每包加入生姜末3克,每次用一包,开水调成糊状...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364

忆名医祝谌予二三往事

编者按:2019年是中医名家祝谌予(1914—1999)诞辰105周年。祝谌予一生勤恳敬业,君子风范,在患者及业界有较高威望。本文作者张素珍是祝谌予...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1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