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入秋后仍须防“阴暑”

中暑有阴、阳之分,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因高温酷暑而引起的“阳暑”,对“阴暑”症往往认识不足。中医学认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阴暑”的原因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人导致“阴暑”。

现虽已是秋季,但在不少地区,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闷热天、桑拿天、雷雨天依然较多,暑气一时难消,且有“秋老虎”的余威,人们仍延续避热趋凉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在睡眠和纳凉时过于贪凉;二是运动劳作后快速降温。二者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
“阴暑”。

初秋的白天天气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易伤“阴精”。患者主要表现为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病症。

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宿疾者尤其要加强防护,不可因避热贪凉,遭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因而要注意多饮水,每天至少1200毫升;常喝稀粥、淡茶、菜汤、豆浆、无糖果汁等;每天吃1—2个梨、西瓜等有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食物,少饮酒;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由高温带来的烦燥、食欲减退、睡眠不佳和贪凉受寒等潜在的危害,安全度过秋季。一旦中了“阴暑”,轻者喝点藿香正气液,重者及早看医生,不可麻痹。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616.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0

自拟方治流产后宫内残留

组成及用法: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怀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上方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68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三个有效老偏方治疗男性阴囊湿疹

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一:苦瓜汁  【食材】苦瓜200克。  【做法】将鲜苦瓜切片,捣烂或者用榨汁机榨取苦瓜汁液,拌入适量砂糖饮用。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二:番茄汁...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760

秋季养生“润燥”以润燥生津为先

秋季最伤人的邪气是“燥气”。内经认为:肺居胸中,为五脏之华盖,主诸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结合,化生为元气...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948

产后重“四通”

2004年初夏,乡邻李某因其妻产后3日,腹胀腹痛,大便不畅,邀笔者出诊。观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问其所苦,言产后3日,少腹疼痛,欲大便而不得,时有恶露排出,伴有...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244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