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眼针疗法 彭静山创始的一种微针疗法

  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彭静山教授于1970年创始的一种微针疗法,如今与耳针、头枕针等都属于针灸疗法的创新,是新的微针疗法,是针灸学新的组成内容。现将眼针疗法的理论介绍如下。

  眼针疗法的理论

  彭老指出,眼针疗法源于古代五轮八廓学说,用后天八卦将眼睛分八区,内连五脏六腑,外查形色丝络,诊察病人的疾病和机体的情况。由观眼识病发展至眼针分区,其理论依据十分明确,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渊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组成,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在表而易见的为络脉,络脉包括十五络、孙络、浮络。彭老认为,眼部的白睛上可隐约见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若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内传到脏腑,或由脏腑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以从眼白净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十二经与眼睛均有联系。经络在周身替他不为肉眼所不能见得,但是白睛可见。白睛的丝络随着人体疾病的变化可出现不同的形态颜色变化,一经加深即容易看见,而且一经出现,不易消失,可留下永久痕迹。眼白睛的丝络我们可以认为属于浮络、孙络,为经络在体表之表现,故华佗曰“观眼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有病道运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故白睛之丝络之变为脏腑之病所。

  眼与脏腑之间的通过十二经脉有机联系,除肺、脾、肾、心包经以外,其余八条经脉以眼作为集散之处,经络具有表里关系,故可以说十二经直接或间接与眼有联系。眼主要依靠经络为脏腑连接贯通,使眼不断得到经络输送的气、血、津液、精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如《证治准绳》中“……外有二窍,以通其气,内有诸液出而为泪。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元、真精,此皆滋目之原液。”

  基于眼与脏腑的关系,根据八廓应八卦,彭老把此作为眼针疗法理论的基本指导,将眼睛分为八个区,每区代表一个卦位,再配以脏腑,又根据各区内白睛上的脉络变化,通过临床大量的论证,以观眼识病,并进行眼针治疗各种疾病。

  彭老认为眼针疗法的八区十三穴为经络的新的组成,针刺不同眼针区域,即是对眼针经络的针刺。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有机联系为一整体,故眼针区域也有经络的作用。针刺治疗疾病理论为经络学说,其理论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眼针疗法的理论也为根据白睛丝络变化,眼部脏腑分区,进行针刺,通过针刺不同区域,调整不同脏腑的阴阳,从而疏通经络。

  眼针疗法分为八区十三穴,故具备腧穴的特点,腧穴具备反应疾病的,接受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眼针十三穴也可以通过白睛之丝络变化,诊断疾病,针刺可以治疗疾病。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田维柱教授在彭老的第2套眼针分区定穴方案基础上重新调整了原八区十三穴的相对位置,使调整后的八区实际位置与隶属的八卦位置完全一致,解决了临床实践中费解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观眼诊病的准确度,使眼针疗法的可操作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是两代人努力的结晶,为中华眼针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起到开拓性的贡献。

  眼针疗法命名

  古代腧穴命名是有不同特点,多以取类比象命名腧穴。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说明腧穴的命名是有一定意义的。眼针疗法八区十三穴命名属于脏腑命名法,八区即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此种命名方法对辨证治疗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眼针疗法取穴原则

  针灸学中配穴原则有表里取穴、随证取穴、脏腑辨证取穴等,彭老将眼针疗法取穴分为三种,循经取穴、看眼取穴和病位取穴,不同于针灸学教科书中的取穴。循经取穴:即确诊疾病属于哪一经及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几个经区。看眼取穴:根据观眼识病取穴,即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穴区。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位所属上、中、下哪个区即取对应眼针的穴区。

  眼针疗法适应症与体针大致相同,目前临床适应病证20余种,其中优势病种包括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疼痛、循环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等,是通过调整循环、生化、代谢等指标起作用。

  彭老通过梳理中医历代各家相关理论的学术发展脉络,确立眼针疗法中医理论,使其更加符合中医理论的继承性、朴素性和科学性,彭老继承人田维柱、王鹏琴、张明波等从临床及实验等现代医学各个角度不断完善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眼针疗法开拓中医学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快眼针疗法诊治微观化的进程,具有承上启下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544.html

相关推荐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7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单一药物治疗:目前对乳腺癌较有效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5-氟尿...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650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2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