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医药之酒茶 文化之酒茶

酒、茶起源与发展
中国人饮酒早于饮茶。关于酒的起源,晋代文人江统在《酒诰》中有段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最早的“茶”,写作“荼”,出于《尔雅》。陆羽撰写的《茶经》才将“荼”字去掉一划,写成了“茶”,一直通用到现在。茶因采摘时间不同而有称谓上的区别:初采的茶才是茶,“蔎”是茶的别名;“茗”指晚采的茶,也就是较老的茶;“荈”是指最晚采的茶。
随着社会的发展,酒和茶成为了人们交际过程的润滑剂,与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民间素有“迎客以茶,送客以酒”之说。物质层面的酒和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两种重要的物品,酒、茶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论酒道茶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体悟。
医药之酒、茶
酒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酒对医有多重要,由“毉”改写为“醫”就可知一二。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能“通血脉、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之为“百药之长”。中医学认为,酒性热,能祛寒,适量饮用有活血行血、驱风散寒功效。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可补益肠胃,此外,酒还有杀虫驱邪、辟恶逐秽之功效。
茶为“万病之药”。茶的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医药学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茶作为药食两用植物,以饮用为主,也可药用。茶饮兴起主要缘于它的醒睡之功。另外,茶还具有解渴、消食、祛痰、解热、清头目、利小便等作用,比如少数民族饮食滋腻,多借茶以消食化积。
文化之酒、茶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在饮酒与品茶之间,人们似乎体悟到了一条互补互谅的“适中之道”。人生即酒茶,酒茶即人生。
酒作为人造物,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中国的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也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茶为天然产物。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着物质与精神,通俗与高雅,功能与审美等关系。就个人而言,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总之,酒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是快的、喧嚣的、发泄的、使人沉醉的;茶代表着另一种生活方式,是慢的、静雅的、内省的、使人清醒的。人生需要酒,也需要茶。(吴文博)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337.html

相关推荐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