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一小片、水翁花10克、菊花3克,加绿茶泡茶。 功 效:水翁花气微香,味苦微甘,性凉,可清热生津、解酒消滞利湿。每天一次,可多次续水。适用于熬夜、酒后、触屏一族,常眼红、眼干涩、眼屡有分泌物,伴有头昏脑涨、食欲不振、胃胀、舌苔厚者饮用。 冰糖银耳赤小豆莲子羹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王姿媛 材料: 干银耳15克、莲子(留心)15克、赤小豆30 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干银耳泡2小时,去杂洗净,撕成小朵;莲子、赤小豆分别洗净,备用。 2、将莲子、赤小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加入银耳、冰糖,再煮15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 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莲芯还有很好的祛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睡眠。银耳则是一味滋补良药,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养颜之功。赤小豆有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之功效。 此汤具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养心安神、健脾之效。专家表示,这是一款非常好的滋补养生保健汤,但消化不良与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 茉莉金桔饮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李穗辉 材料: 茉莉花5克、金桔饼10克(也可用自制金桔蜜饯或咸金桔代,以蜜渍者味道较佳) 做法: 将茉莉花与金桔蜜饯以沸水同泡。 功效: 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化痰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慢性咽炎、梅核气、腹胀腹痛等病症,热甚者慎用。 土茯苓煲猪脊骨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婕药师 材料: 土茯苓50~100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 土茯苓30-60克(鲜品100-150克),放入煮好的猪骨汤中煎煮半小时,食用时可去药喝汤 功效: 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作用 山楂扁豆金银胗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丘振文 材料: 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克、生姜3片。 做法: 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肉洗净。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健脾祛湿、开胃消滞。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扁豆与山楂同用,可以加强健脾祛湿、消食开胃的功效,更适合胃口差的老人小孩健脾祛湿。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