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瘀血内伤发热 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医案 瘀血发热案
王某,女,44岁。2014年10月20日初诊:间断性发热2月余。症见:面色晦暗,形体适中,语声正常,低热,乏力,口渴不欲饮,时有小腹部疼痛,纳差,月经先期,量多,睡眠和二便尚可,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
诊断:(瘀血发热型)内伤发热。
治法:活血化瘀、凉血清热、益气养血。
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20g,生地15g,熟地15g,鸡血藤20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5g,枳壳15g,桔梗15g,牛膝15g,甘草15g,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白薇15g,丹皮15g,栀子15g。7剂。常法煎服。嘱患者须注意调节情志并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10月27日二诊:患者无发热,小腹疼痛症状好转,仍觉乏力、纳差,口干渴症状稍轻,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继服上方7剂,水煎服。
11月3日三诊:患者无发热,无小腹疼痛和口渴,乏力、纳差症状缓解,饮食和二便可,舌质暗、苔白,脉细。上方去白薇、丹皮、栀子。7剂。水煎服。
11月10日四诊:患者诸症消失,舌质淡、苔薄,脉细。患者停服汤剂,予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口服,连服2周。患者治疗后无发热,面色红润,口渴、乏力、纳差等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按本案为内伤发热之瘀血发热。孙伟正认为导致瘀血发热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瘀血阻滞日久,郁而化热;另一方面,瘀血内存,新血不生,导致血虚生热。但临床上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是以郁而化热为主,部分兼有血虚之热。瘀血发热辨证要点为发热、以夜间发热为主,伴瘀血相关之症。唐容川《血证论·卷六·发热》说:“瘀血发热,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证象白虎,口渴心烦,肢体刺痛,瘀血在腑,则血室主之,证见日哺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
患者月经先期、量多,病程日久导致气血两虚,血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壅遏不通,故见发热;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则小腹疼痛;瘀血内停,新血不生,脏腑失于濡养,故面色晦暗、乏力;瘀血阻滞,津液运行不畅,故口渴不欲饮;舌质紫暗、脉细涩均为瘀血内停表现。瘀血发热的治疗以活血化瘀、凉血清热为法,不可妄投苦寒,以免伤正。《金匮翼》谓:“瘀血发热者,其脉涩,其人但欲漱水而不欲咽,两脚必厥冷,小腹必结急,是不可以寒治,不可以辛散,但通其血,则发热自止。”故孙伟正选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加白薇、丹皮、栀子、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党参、茯苓、白术。血府逐瘀汤为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的合方,其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四逆散行气活血;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枳壳行气,使气血上下通调,而疏通于全身;川牛膝通利血脉;白薇、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且具走而不守之性,无寒凉凝滞之嫌;鸡血藤、熟地黄养血和血;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补气生血;甘草调药和中。诸药配合,使血活气行,则瘀化热消,诸证自愈。(雍彦礼 孙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80.html

相关推荐

四物汤治疗血脉不足之症,任督阴阳各经络不足,或毛发之干枯,发鬓之凋落,或色泽之不润,或相貌之惟悴。四物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四物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四物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血脉不足之症,任督阴阳各经络不足,或毛发之干枯,发鬓之凋落,或色泽之不润,或相貌之惟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四物汤秘方的配...

VIP秘方 2025-09-10 0 933

夺命川附汤治疗体虚感冒,伤寒头疼发热,或日轻夜重,或午或早,或晚或终日,单发大热,虽渴不喜冷,脉沉细,气虚者。夺命川附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夺命川附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夺命川附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体虚感冒,伤寒头疼发热,或日轻夜重,或午或早,或晚或终日,单发大热,虽渴不喜冷,脉沉细,气虚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

VIP秘方 2025-09-10 0 202

头痛10余年辨方证当结合瘀血

董某,男,47岁,2014年5月24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痛10余年,右胁痛2月。患者自述年轻时因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于30岁左右出现偏头痛。近2月加重,并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