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

  这里提出一个“坏病”的概念。何谓坏病?“坏病者,即变证也”(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坏病,就是指因误治而致病情恶化,证候复杂,变化多端,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的“变证”。

  在《伤寒论》中,论述误治而致坏病的条文约有77条,其中仅太阳病篇就有66条之多。由此可见,张仲景对于因医术低劣,辨证不明,违背治疗原则而造成误治的变证,也就是坏病,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以此反复告诫我们,医术不精,医理不明,误治而成坏病,会贻祸无穷。

  但是,现在不少医生一见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不辨阴阳寒热虚实,一律给予清开灵,或热毒宁,或痰热清,或穿琥宁,或双黄连等针剂静脉点滴,或口服板蓝根制剂、清热解毒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等,并常联用各类抗生素。体温稍高一点儿,就再加上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这么治疗之后,患者往往是大汗淋漓,浑身困乏,或烦躁不眠,或咳嗽加重等,热虽退了,正气也损伤了,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且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或体虚的小儿,会使他们的体质更虚,或引邪入里,加重病情,治成坏病。

  所以,临床治疗疾病谨遵《伤寒论》的理法来明辨六经阴阳寒热虚实,切实做到方证相应。对于中成药的应用,要明白不论是针剂还是口服剂,虽然是由中药经提炼而制成了现代制剂,但其性能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中药,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能不变,应用时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思维来施治,而不能以西医的所谓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思路来应用,也不能一看说明书上能治疗某某病,就不辨寒热虚实而盲目使用。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309.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