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三焦脏腑问的通道

“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 帝内经》。《灵枢·本输》记载,“三 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 膀胱,是孤之府”,认为三焦为六 腑之一,其分布从头至脚,无处 不管。《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 分布为“上焦者,在心下,下隔, 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 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 胱上口。”

现代中医学认为,三焦是 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 词,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一是 六腑三焦,指分布于胸腹腔 的一个大腑,为六腑之一,体内 唯三焦最大,与五脏无表里配 合关系,故有“孤府”之称,通常 可以理解为脏腑之间的空隙, 为人体物质代谢的通道。二是 部位三焦,指人体上中下区域 的划分,即膈以上为上焦,包括 心、肺以及头面官窍;隔至脐为 巾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 F为下焦,包括肾、大小肠、膀 胱等。三是辨证三焦,指温病发 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 不同病理阶段,代表了温病病 理传变的病势情况。

关于三焦的功能,《灵枢·营 卫生会》言简意赅地概括为:“上 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即上焦宣发卫气,从而敷布精血 津液等,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 百骸;中焦消化与吸收饮食水 谷,从而化生气血,为人体的生 命活动提供能量与动力;下焦的 功能与六腑十分接近,主排泄糟 粕,以保证六腑“实而不能满”, 还可以通过排泄二便,保证全身 气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助五脏 “藏精气”。由此可见,上焦、中 焦、下焦部位不同,功能也各异, 但皆是全身气机与津液运行的 通道,恰如《难经》和《黄帝内经》 所云:“三焦者,有原气之别焉, 主持诸气”;“三焦者,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病理上,若三焦出现异常, 气机运行的通路被堵塞,无以推 动津液运行,津液便可停留于身 体各部位,进而表现为浮肿、小 便不利等病症。张景岳所云“上 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冶则 水留中皖,下焦不治则水乱二 便”,即是此意。此外,三焦是“原 气之别使”,若三焦不通,会影响 气血的化生,从而损伤正气,招 致外邪。三焦对人体的生命活动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人 体的正气充盈与否,邪气能否致 病。

《黄帝内经》指出,老者与 壮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气道是否 通畅,血气能否循气道正常运 行,此处的“气道”便是三焦。因 此,调理三焦在中医养生中大 有可为,可选择正规气功进行 练习。比如,八段锦口诀“双手 托天理三焦”,主张通过特定的 姿势拉伸三焦,使气血正常运 行,以达到延缓衰老,改善睡眠 的作用。还可以按摩膻中、中 脘、气海以调理上、中、下三焦, 配以外关穴通调三焦,佐以足 三里补益后天,血海穴调血和 血,从而达到延缓脑老化和骨 老化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 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 七情内伤扰乩人体气机,影响 三焦正常的气化功能。 (张平)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088.html

相关推荐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6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8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三个有效老偏方治疗男性阴囊湿疹

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一:苦瓜汁  【食材】苦瓜200克。  【做法】将鲜苦瓜切片,捣烂或者用榨汁机榨取苦瓜汁液,拌入适量砂糖饮用。治疗男性阴囊湿疹偏方二:番茄汁...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760

此三条偏方治面瘫各有特色

配方及用法:  方一:熟附子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60克,生姜末25~30克。前3味药研为细末,分成8~10包,每包加入生姜末3克,每次用一包,开水调成糊状...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365

忆名医祝谌予二三往事

编者按:2019年是中医名家祝谌予(1914—1999)诞辰105周年。祝谌予一生勤恳敬业,君子风范,在患者及业界有较高威望。本文作者张素珍是祝谌予...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1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