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园



2015年6月5日(总第4303期)刊登《第一座近代中医学校药用植物园——苏州国医学校药物试植场》一文。其实,较1933年始成立的苏州国医学校更早且历时更长的,还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办的药物园,可供参照。


创办学校重视中药


早在1913年全国中医界抗议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时,广东医药两界同仁决定自强发展,即发起筹办中医药学校。经多方筹款建设,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正式开办。由于办学所需资金主要源自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的药商,故学校办学宗旨尤为重视药物学,这从校名为“中医药”可见一斑(同期的此类学校大多称为“中医”学校,少有药字)。首任校长卢乃潼开学日训话也说:“本校设立之宗旨,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葆全国粹,维持土货,以养成医药学之人才。”


因此,1924年创办之始,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即着手建设药物园与药物标本室。药物园用于种植药物,设于学校礼堂后面,初期共培养药物百余种,供辨认生药之用。随后着手筹设中药标本室。这时学校与药业关系密切的优势得到体现。学校通过药材行向各省发出征集函云:“盖欲葆中药必须提倡中医,欲精中医必须研究中药。敝校现建一药物标本室,搜集各省药材,悬诸室内,俾学生日日讲求。第各省所产,地道各有不同,真伪亦当有别。兹寄上药物表一本,请将各省之出产按表填注,务祈详细。尽一月内寄回敝校,俾得编入讲义,垂为定本,取信海内。”(《调查各省药物之真相》《中医杂志》,1926年)


征集函附录有“药物一览表式”,要求提供的药材注明药名、出产地、功效、正伪、收取时候等内容”。很快,药物标本室共收集了药物标本400余种,每种标明出产地、气味、主治、禁忌四项,于每日中午11时至下午1时开放,供学生自由参观。后来中药标本室不断得到扩充,如校董禤乐樵先生捐赠药物400多种,并将部分珍稀药材借予标本室陈列。后来标本室增加了真伪药材鉴别展览,向各省药商征集真伪药物说:“敬希医药两界先进,将药品中有类似真伪之处,研究所得,不遗在远。将真、伪药材各赐一份,藉资鉴别,并请详细说明其真伪辨别之处。”(药物标本室征求真伪药物启示。《广东中医药校刊》第4期)


药园建设成为特色


1926年卢乃潼去世后,药物园因乏人管理,一度荒草丛生。继任校长陈任枚认为该园为一校观瞻所在,而且可以作为学生课余休憩之地,于是加以整顿。既保留原有药用植物,又新增伤科、外科教材所提到的生草药。园内分三区,东区近土坡外,以竹竿相间,种植藤本药物;南区为草本药用植物;北区木本药用植物,“凡药之种于地上皆归于该园”;后来又利用正门前一块旷地,增加了一个小园,用小路分为六格,作为盘栽药用植物区,“举凡花木皆可为药用者,无不植之”,“凡药之植于盘上皆归于该园”。通过建设,药物园成为学校一景,“一可为学生于课余休憩之所,二不致此地荒芜而失观瞻”(《整理药物标本园志略》,《广东中医药学校校刊》第4期)。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地方草药丰富,为当地医家重视,故栽种地方生草药成为该园的特色,两园有小还魂、尖尾蜂、了哥王等生草药达263种之多。


1929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第一届同学毕业,学校举办了隆重的毕业典礼,除学校的图书室、仪器室、药物室、药物园等均开放展览外,还特别举办全市药品展览部,陈列了陈李济、天存堂等著名厂商的药品千百种,其中仅陈李济提供的药品就价值过万(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第一届毕业典礼纪盛。《杏林医学月报》第6期)。


此后,药物园与药物标本室一直在为学校的办学服务。一位毕业生曾撰文赞扬学校,以创办药园及广东中医院(今广东省中医院)为母校两大特色,文中说:“设医院以供临床,辟药园以为实用。巍峨校舍,蔚然大观;富丽院垣,洁而壮美,方之国内医校,其设备亦有弗能及者!”(《写在教育部提议筹设中医专门学校等之后》《克明医刊》,1934年)


1938年日寇南犯,广州沦陷,学校迁往香港办学,校园被军队占领。1945年广州光复后,学校改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在广州复校,当时“礼堂前后,鱼池与药物园圃,已成一片荒芜”。1949年新任校长罗元恺在八点建校计划中提出“重建生药种植园”,经积极募集,重新建起了药物标本室与药物园,一直至1955年办学结束。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2298.html

相关推荐

中医的传统脉法

脉诊是中医传统四诊方法之一,历代医家专著、专论论述颇多,但脉诊精妙玄奥,难以掌握,需要长期的实践,故对医者而言,即便能背诵《脉经》《濒湖脉学》,也常常是&ldq...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92

耐心也是一味良药

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78岁的梅老伯。“我的胸胁一直连着后背的这一片皮肤疼了1天了,火烧火燎的。”根据梅老伯的描述,我初步诊断他患上了...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6

李中梓 创医学理论 成一代名医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出身官宦之家,上海浦东惠南镇人。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53

陈皮药膳健脾燥湿

陈皮是柑桔等水果的果皮经干 燥处理后所得到的干性果皮,是一 味常用的中药。桔皮干燥后可放置 陈久,故称陈皮。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 人肺、脾经,具有理气...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