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高温天气哪些人更需防中暑

炎热夏季,人们都感觉到热、憋闷,很多人有晕乎乎的感觉。医生提醒,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小心中暑。

中暑症状有轻有重。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中暑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上述症状加重,患者体温升高到38度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高温天气哪些人更需防中暑弱,心率快,血压下降,则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度以上。

8种人容易中暑。



与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



2.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3.婴幼儿。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对散热不利,容易中暑。






4.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他们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负荷。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故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发生中暑。



6.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



7.营养不良的人。因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巾暑。



8.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他们会因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1587.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