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根据疾病选卧位

1.仰卧位:昏迷或全麻未醒的病人要采取仰卧体位,并且不能枕枕头。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取此体位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昏迷病人仰卧时,应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喉部分泌物或胃内食物返流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

2.患侧卧位:一侧脏器疾患的病人,采取患侧卧位。如得了左侧渗出性胸膜炎(胸水)的病人,左侧胸腔内有大量积液,要采取左侧卧位,一方面可限制左侧肺及胸膜的活动,减轻痛苦;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健侧肺脏发挥良好的呼吸代偿作用,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使人体仍能获得足够的氧。

3.半坐卧位:是一种上身与床面差不多成45度角的卧位。心肺疾患的病人可采取这种卧位。半坐卧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活动,改善呼吸困难。另外,急腹症病人(如急性腹膜炎、阑尾炎等)采取此卧位可使腹腔内炎性分泌物流向下腹,而不致扩散到全部腹腔,使病情加重。

4.端坐位:用于心衰、急性心梗、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纵膈疾病的人。可缓解呼吸困难、胸闷气憋等症状。

5.头低脚高位:对于一过性脑缺血或休克的病人,采取此体位可让四肢的血液流向脑部,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状况。对于做了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患者采取这样的体位,有利于胆汁流出。另外,肺病患者分泌物增多时,可以采取此种体位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6.头高脚低位:出血性中风病人采取这样的体位,可减少头部的血流量,降低脑血管内的压力,避免脑部出血量增加。颈椎骨折患者进行颅骨牵引时取此体位,可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力。头部抬的高度要根据病情来确定。

7.膝胸卧位:有胃下垂毛病的患者,在餐后取此体位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两小腿跪在床上,大腿和床面垂直,两腿稍分开,胸及膝部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于头的两侧。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1421.html

相关推荐

沙埋身体可疗疾

沙疗是埋沙疗法的简称,是维吾尔族传统疗法之一。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每到盛夏,阳光下沙土表面温度达到60度上下,当地维吾尔族人在劳动间隙、茶余饭后,就把四肢埋在沙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7

从诸葛亮之死说“积劳成疾”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一个艺术形象,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26岁出山,帮助刘备联孙抗曹,建立了蜀汉政权,谋事28年,于5...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19

热病治疗 中医广泛参

中医的发展和热病是分不开的。汉代的张仲景、金代刘完素以及清代的叶天士,都是治疗热病的大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有大的瘟疫流行,中医药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3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