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拜谒仲景 重走医圣伏牛山采药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其《画旨》一文中,传授作画六法时,写到的第一法。细思之,唯有知行合一,方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窃以为对于中医人来说,赴医圣故里南阳拜谒,是读万卷书之外,此生必行之路。我的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傅延龄深谙拜祭仲圣对后学的意义,故精心策划,于今岁霜降之后,率我等同门诸生踏上南阳祭拜之旅。
在南下的火车上,巧遇应是朝枚之年的老者,身着军装,胸前佩戴数十枚军功章,步履蹒跚却精神抖擞,令人肃然敬起。大师姐见此情景,不禁有感而发,讲起数日前她的湖南韶山红色之旅,讲起那个时代那辈人信仰的故事,她一面讲,一面给我们每人送了毛主席像章,让我们90后的心中顿时产生无限敬意。车轮碾压着铁轨的声音,窗外飞速逝去的树木和流云,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跨越年代的阻隔,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好像冥冥之中已经缓缓拉开了祭拜的序幕,基调庄严而肃穆。
祭拜医圣的第一站在南阳医圣祠。已是深秋,恰逢雨后,云雾初开,晨光熹微,医圣祠笼罩在淡淡的朦胧中,平添几许神秘和庄重。一对汉风子母阙耸立门前,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石刻《医圣张仲景传》,两旁是已故中医大师任应秋先生为医圣祠撰书的对联,上联为“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缓步于两侧的文化长廊,一面听讲解员悉心讲解记述仲景生平事迹,一面观看古朴隽永的汉画石刻,顿觉医圣光辉的形象,在眼前愈来愈真。
接下来是当代中外名家赞颂医圣的一面面石刻,在仿佛闻到的淡淡墨香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在千百年之后,人们对仲圣的无限崇敬。
在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李明黎总经理的见证下,在傅延龄老师带领下,祭拜仪式正式开始。大气磅礴的“医圣歌”响起,傅延龄老师说:“我们中医人要爱中医,景仰先贤,敬业尊师,要崇拜医圣仲景,把医圣当成心中的神!”这是一位行医多年的医者的肺腑之言,表达了一位医林师者对后学的殷切希望。“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斯人已去千年,他的医学总是医家的水火谷粟,他的崇高医德为一代一代中医人敬仰。
拜谒医圣的第二站在宛西医圣山。我们一行由150石阶拾级而上,来到高达18米的仲圣雕像下,再次行拜祭之礼。抬头仰望着霞光下的仲圣像,每人心中都冉冉升起信仰的力量。古人有“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对于中医人,尤其是年轻中医人,在沸腾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如此神圣的祭拜,需要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需要宁静的心,不为“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拜谒仲景的最后一站,是重走医圣伏牛山采药之路。空山雨后,寒山石径,望着满山的秋意盎然,追思医圣曾采药伏牛山。“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尤不能不以之兴怀。”摘下赤如宝珠的山茱萸果,品味它的酸涩,感叹医学之不易,赞医圣对医学的贡献。今日祭拜医圣,感受圣光,吸收力量,净化心灵,凝聚勇气,坚定信念,使我们永远向前。(刘旎)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0593.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0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50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9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