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大便次数增 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小儿乳食不 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的食物, 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
精品偏方
2025-09-25
0
1697
汉代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 不仅开辨证论 治之先河, 亦为重视中土脾胃思想的肇端, 论著虽为治 病方书, 匮乏说理词藻, 但其诸病皆养胃气思想在治疗 中比...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2786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观念,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其最初的理论虽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但又与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紧密...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226
《素问·刺法论》是《素问遗篇》之一, 笔者认 为该篇是《黄帝内经》中为数不多把五运六气理论 与针灸治法相结合的篇章, 至于其是否如通常所说 的 &...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886
气味作为中药属性的根基, 决定了其功用。 随着 中药愈来愈广泛地应用, 中药气味配伍的研究亦不 断深入 [1] , 辛开苦降、 辛甘化阳、 寒温并用等作为气 味...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2695
吴尚先( 1806—1886 年) ,浙江钱塘( 今杭州) 人,清代外科医家,精心研究前人外治经验,并 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完成 《外治医说》 。该书...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29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身疾病。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可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失调,脏腑气血失调又可引起情志失调,可见疾病...
精品偏方
2025-09-24
0
909
“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首见于《素问·痿论》,为心病致痿的症状表现。历代医家对此句含义虽认识基本一致,但在相关医籍中对此句...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1166
山西中医学院:刘扬,武萌萌,刘志慧,王志恒贾跃进名老中医临证常用的方剂只有 30 多个, 常用中药不过 100 味,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却能基于 这些基本方剂和药...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2139
青龙摆尾针法为传统复式针刺手法之一, 又称苍 龙摆尾针法, 为 “飞经走气” 四法之首, 首载于明代针 灸学家徐凤的 《金针赋》 [1]...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890
二十四节气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它不仅可以指导农耕劳...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2314
小柴胡汤是一首千古名方, 历代医家广泛运用于 内外妇儿各科、 外感内伤杂病等多种病证的治疗。小 柴胡汤方最早记载于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 中, 然而 该书在汉末...
养生秘方
2025-09-24
0
3304
根据辨证结论,中医学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总体说来,这些治疗方法多属于“对证”或“对症”的直接治疗,即根据辨证中...
养生秘方
2025-09-23
0
824
人体复杂、协调、有序的生命活动,都是在各脏腑的形窍间有机配合的综合效应,呈现出呼吸、睡眠、食物代谢、水液代谢、血液运行、生殖功能、精神情志等生命特征的和谐性、节...
精品偏方
2025-09-23
0
1713
王忆勤教授, 师承上海市名中医朱瑞群, 为海派徐 氏( 徐小圃先生) 儿科第三代传人。王教授行医 30 余 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深得徐氏儿科真传, 又...
精品偏方
2025-09-23
0
1701
蓄血证首见于《伤寒论》,明清温病学家在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蓄血证相关理论及临床实践,但历代医家对蓄血部位及相关证候认识并不一致[1...
养生秘方
2025-09-23
0
1758
“和”是人体达到阴平阳秘、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和法则是通过调和、和解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精品偏方
2025-09-23
0
1097
伏邪之毒属于伏邪范畴,伏邪学说,应溯源于《内经》,至明代以前皆依据《伤寒论》之言,称为“伏气”。明代末年,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创造性地改...
养生秘方
2025-09-22
0
698
扁鹊医学是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以扁鹊炼养法为基础,激活感知功能,并用于诊断疾病,辅以中医传统方...
养生秘方
2025-09-22
0
1574
孙桂芝教授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 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 4...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1395
高体三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 老师, 高老一生注重中医学经典的研究, 熟读中医 古籍, 研《黄帝内经》 之理, 遵 《伤寒杂病论》 之旨, 深谙《神...
养生秘方
2025-09-22
0
2691
民国以降, 岭南中医在全国享有盛誉, 尤其是以 管炎威为代表的管氏一家, 管炎威为管德裕再传弟 子, 管氏骨科第三代传人, 在内、 外、 妇、 儿、 伤科均 有...
养生秘方
2025-09-22
0
1191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饮食五味,常则养人,异则为邪。&rdquo...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973
奔豚病名首见于《灵枢·邪气藏腑病形》中“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马莳《黄帝内经注证发微》言:...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2910
国际疾病分类定义失眠为进入睡眠状态困难,不间断的睡眠障碍或醒后机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恢复,该情况每周3次且持续30 d及以上,并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属于患者...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1482
余奉仙 ( 1860—1939) ,字涤凡,亦称涤凡道 人,晚号 “咸丰遗民” ,江苏阜宁人。其先祖从安 徽歙县迁至江苏,累...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299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1...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3949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俗称老年 痴呆,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 慢性、 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 起病隐匿, 以记...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2811
国医大师张琪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主攻肾病的研究,对急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劳淋的研究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淋证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的不同,可分为...
精品偏方
2025-09-22
0
1794
郭士魁先生(1915-1981年)是中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心血管病专家。郭老行医多年,医药功底深厚,早年在北京仁和堂、太和堂药店当学徒,后师从北京名中医赵树屏,具...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