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柴胡、 黄芩、芍药、半夏、生姜、 枳实、大枣、大黄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多 囊卵巢综合征 ( PCOS) 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 PCOS 临床表现,与中医学 “月经后期” ...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辛文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颇为痛苦,四处求医,曾在二甲、三甲...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宋某,女34岁,2020年7月初诊。诉下肢水肿一月余。每逢下午下肢水肿,恶寒,下肢肿胀发紧,上肢亦肿胀,但是不明显,恶寒明显,身体困重,懒惰嗜睡,饮食二便正常,...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参芪补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 是肾脏发生慢性进行性损伤, 而肾脏萎...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中医认为,尿失禁是因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津液不能内藏而成的疾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 胱之气化需肾气蒸腾,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寒,不 能约束,故小便出而不禁。老年人肾...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身痛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由牛膝三钱、当归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地龙二钱、川芎二钱、五灵脂二钱、没药二钱、甘草二钱、香附一钱、羌活一钱、秦艽一钱组成。其首...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张仲景立芍药甘草汤治疗汗后络脉空虚、津血不足、筋肉失养的脚挛急。挛急,为肌肉紧张或抽搐,即筋急、拘挛,俗称抽筋。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汁之,十月生芽,正月出土,三...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常常发生于中老人人群中,风湿性关节炎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风湿性关节炎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都会有比较大的困扰,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主要有免...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近几年来, 香港地区跟骨骨膜炎、 腓肠肌痉挛和 下肢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症有逐渐增多之势, 严重 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伤寒论》中已有治疗腰 腿痛的论述, ...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ld...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何某,女,1948年7月7日出生。因“反复意识模糊五月”入院。有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前发现有肝硬化,2年前伴有腹水,长期服用利尿...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中医学并无冠心病心绞痛这个病名。历代文献有类似的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痛&rdqu...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愈梗通瘀汤是陈可冀院士应用多年之经验效方,也是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肌梗死的基本用方。该方剂组成: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元胡10克...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术后伤口经久不愈是困扰外科的一大难题,中医临证多从虚和寒入手,治以补益气血、温通血脉,但往往忽略了该病还有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的病机。本案辨明湿热阻滞之病机,从少...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九味药组成,实为麻黄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化裁。该方表里同治、气血兼顾、阴阳并调,是治疗痹证的基础方、常用方、通用方,可...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古人云:“生姜与良姜,半夏甘松香,陈皮香附子,不怕痛得叫爹娘。”故不论腹痛因寒还是因气滞者,均可用“香姜汤”治疗...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临床上,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饥则胃脘疼痛,食之则痛减或止,喜按喜暖,畏惧生冷与硬物,勉强食之,其痛必发。上证属中焦虚寒,应温补脾胃,缓急止痛。笔者用黄芪建中...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定喘汤为临床治喘名方。笔者临证常用定喘汤治疗咳嗽,表现为发作性连续性阵咳、西医多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者。 曾治刘某,男,42岁。2...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准备猪肚250克,仙人掌30克。先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碎;猪肚剔去肥油,擦少许食盐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把仙人掌、猪肚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煮...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1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病例: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初诊:一周前淋雨后,发热恶寒,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通常认为,小柴胡汤治疗寒热往来而咳嗽者。 近代医家唐容川著《血证论》,称和法为“血证之第一良法”,在血证的治疗中广用小柴胡汤。 《血...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病例:李某, 男,62岁。因头昏眩晕 反复发作1年来院就诊。症见:头昏,视 物旋转,耳鸣,恶心欲吐,食少,眠可, 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根腻,脉弦滑。 有高血压...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吴某,女,57岁,2008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头痛20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器质性病变,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供血不足。诊断血管性头痛...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荆芥连翘汤世传三个版本,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其后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有同名方,日本一贯堂医学亦有,三方组成大致相...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益气健脑汤治疗内伤头痛病党参、黄芪各30 克。焦白术20克。炙升麻10克.竹叶柴胡10 克。陈皮10克,当归头 10克,炙甘草9克,生地、麦冬、茯神各20克,怀...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采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郁证,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门诊,治疗3l例, 患者年龄最大50岁,最小20岁,平均 38岁;其中男性...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