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当代文化对中医发展的阻滞及对策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医学进入我国,中医地位日渐削弱;尤其是20世纪中期之后,伴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医在百余年间明显发展缓慢...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97

敦煌文献博大精深

敦煌文献博大精深,敦煌石窟艺术丰富多彩,20世纪80年代以后,敦煌医学的研究盛世空前,对以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医学研究者来说,迫切需要一部内容丰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8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多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82

吃三文鱼嫩肤除皱 抢好鸡蛋

从饮食中摄取Ω-3不饱和脂肪酸,有滋润肌肤、预防和去除皱纹的作用。海鱼中含Ω-3不饱和脂肪酸最多,而产自大西洋的三文鱼是含Ω...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05

中药 是我国医药文化的瑰宝

我的大学志愿填报的是中药学,很多朋友都有点不解,其实,这完全是受当赤脚医生的外公的影响。记得小时候,去外公家,经常碰到找外公看病的人。通过询问、把脉、看舌和听诊...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37

医道为干为形 人文为根为魂

●中医文化建设,既需要注重对院容、院制等文化外显具体部分的拾回,更需要树立中医文化教育目标,使中医药人员在精神世界的层面受到熏陶,在思维方式上得到培养,以蓄积中...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58

齐鲁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映成辉

•齐鲁文化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摇篮,中医技术方法的源泉。•弘扬儒医文化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1

五运六气与炎黄文明

习近平主席在其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何以成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39

中国文人笔下的中药功用

在传统中医手里,中药的主要功用是治病除疴;而在中国文人的笔下,中药则有另一番的功用。  辛弃疾用中药抒心绪  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中药成了他抒发心绪、排...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44

中医学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编者按:当前,中医药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为社会大众认识、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医学科学价值,提供了渠道、氛围和养料。然而,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必须警惕偏执失当,将中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76

中药煎服有学问 砂锅文火先后匀

中药煎煮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熬制中药,发挥药效且没有毒副作用,有如下注意事项。用具 煎煮中药的用具最好是砂锅。砂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不...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55

文学与医药学的双栖人士

古人称医生为“儒医”,儒者,读书人也。所以历代文人与中医药关系密切,如白居易、柳宗元、辛弃疾、苏轼、曹雪芹等,不仅博通经史,才学出众,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14

医家小传:班秀文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中医要学习西医”,要使“中医科学化”,1951年3月他被保送到广西省立第六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60

“反中医”的历史文化缘由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不是靠是否能够用西式现代...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65

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

在专科教育中,中医学专业是一个大口径专业,有着比较完整的中医和西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做出了比较统一的规定,为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提供了保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49

中医特色融入社区 传播中医文化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46

文人论医有灼见

唐初大诗人王勃最早说出“人子不可不知医”这句名言,乃至儒学有“事亲者不可不知医”之传统,许多文人“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96

旴江医学文化探析

旴江,古称旴水,现名抚河,发源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贯穿抚州市,最终汇入南昌的赣江和东鄱阳湖处,通长江,达东海。旴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旴江流域教育昌盛、书院...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440

《伤寒论》哪些原文是桂枝汤的适应病证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方剂,它有五味药组成,配伍有两组,一组是辛甘化阳的药,一组是酸甘化阴的药。辛味的桂枝、生姜祛风散寒,配合甘味的甘草、大枣辛甘...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93

中医与人文相得益彰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现象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医与人文紧密融合、共同繁兴;医学家与文学家彼此倾慕、结为挚友。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群体中,有的人既是提笔便能写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5

为医先做人 为医必习文 为医要精术

在我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我与裘沛然的接触算是较多的。记得最后一次与他见面,是在2009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成立的大会上。没想到,半年不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