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咳喘,简言之,即咳嗽与喘两个症状都有,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喘证在临证中较常见,不易治愈。咳喘日久,后期一般也合并有多脏腑病变。如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很容易...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842

外寒恶寒 热自内生

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凡两见,一者为中风脉浮紧,见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等症,以大青龙汤主之如第38条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785

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干泡胖大海

前几天,我外感风寒,咳嗽、嗓子疼且干,很不舒服,遂找了位颇有经历的中医,他问明病情后,开了三味中药——甘草、桔梗和胖大海。让我每天用开水...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271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神农本草经》载生姜“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解表祛邪,调和营卫 对于外感邪气、营卫不和者,仲景...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292

《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

神志疾病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得眠、喜忘、惊悸、谵语、郑声、发狂、神志不清等症状。心为十二官之主宰,神志思维活动的中枢,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l...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557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齐某,男,67岁,风疹反复发作7年余,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诊,刻下症见:双上肢外侧对称性皮肤多发淡红色粟粒状...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629

附桂理中丸(《饲鹤亭集方》。)治疗脾胃虚寒,痰饮内停,中焦失运,呕吐食少,腹痛便溏,脉来迟细者。附桂理中丸(《饲鹤亭集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附桂理中丸(《饲鹤亭集方》。)的秘方制作方法,附桂理中丸(《饲鹤亭集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脾胃虚寒,痰饮内停,中焦失运,呕吐食少,腹痛便溏,脉来迟细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

VIP秘方 2025-09-16 0 1896

中医肺为华盖 调节寒温保护肺脏

肺处于人体胸中最高的位置,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即是形容肺像雨伞一样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与皮肤、胃肠相比,肺这道防卫细菌入侵的屏障最为脆弱。西安红会医院内科主任、...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499

常山饮治疗产后寒热疟。常山饮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常山饮的秘方制作方法,常山饮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产后寒热疟。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常山饮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常山1两,甘草(炙)1...

VIP秘方 2025-09-16 0 714

“老寒腿”外治有妙招

人们习惯把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受寒时症状加重统称为“老寒腿”。此症在中医学属“痹证”。西医...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495

中医治寒证 代表方剂:理中汤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麻黄汤就是治疗外寒的代表方。内寒由于人体的阳气不足引起,阳气不足,...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2328

寒露节气 由热转寒 寒从足生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此时,气候由热转寒,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717

全面御寒对症护眼

冬季来临,冷风迎面袭来,有些老人家禁不住“眼泪汪汪”,视物模糊,很多时候都是“揉揉眼睛里的泪水一笑而过”。眼科专...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522

冬日寒气当令 肺为娇脏

冬日寒气当令,肺为娇脏,经口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故寒邪最易伤肺系。病初起,多由外感风寒袭表发展至寒痰壅肺;亦有外感风寒引动内饮,而至寒饮阻肺,宣降失常而发咳喘。 ...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