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瘟疫

白虎汤治疗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霍乱,伤暑发痧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虎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虎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

VIP秘方 2024-03-15 0 0

《广瘟疫论》“遗证”发挥

瘟疫一病,历代名医大家各抒其见,俱有高论。戴天章(1644-1722),字麟郊,晚号北山,清代温疫学派代表医家,其于疫病不乏详论,见识高卓,戴麟郊以后诸医论瘟疫...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主治瘟疫邪毒之证症见发热咳嗽方

处方组成  西党参10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0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2克,金银花12克,冬桑叶10克,麦门冬10克,生甘草3克。  方药歌诀  九味清瘟...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佩戴中药香囊预防感冒、瘟疫

佩戴中药香囊(简称香佩疗法)是指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香佩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

养生秘方 2024-03-07 0 0

吴有性治疗瘟疫特色

明代温病学家吴氏著《瘟疫论》两卷,是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创“戾气”学说,以区别于伤寒。治疗上创疏利透达之法,推崇攻下逐邪,重视养阴护正...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1

夏防眼科“瘟疫”——红眼病

眼科专家提醒,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润,病原微生物繁殖得快,人们室外活动(如游泳、外出旅行等)普遍较多,更容易接触外界病原,若不加以注意极易患上此病。红眼病是...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1

释义《瘟疫安怀集》歌诀

田净意,名鸾,字净意,生卒年月与祖籍不详。据《巩县志》记载,田净意因战乱而逃至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当地民风淳朴,善待外人,对田净意关心倍之。田净意知医,道光年...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

常州名医陈乾初奇法治瘟疫

江苏常州曾有一位奇法治瘟疫的名医陈乾初。陈乾初(1892—1969),江苏常州湖塘人,医德医术被广为传颂。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院志》“...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

从《水浒传》说宋代瘟疫

《水浒传》开篇即描述,“嘉佑三年上春间,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疫……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5

瘟疫的阴森与恐怖

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初一,苏东坡来到“僻陋多雨,气象昏昏”的黄州。此时,一场可怕的瘟疫正在当地肆虐,“目之所见,白骨遍...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

北宋防治瘟疫举措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记载了宋神宗时期的一次瘟疫。诗曰:“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返...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

防治瘟疫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吴又可先生温疫方论》。瘟疫是中医对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称之为“五疫...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