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的异同

壮医针剌以“以痛为腧”和“以灶为穴”为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以痛为 腧,即以痛点作为治 疗的穴位、部位。痛, 主要是患者的感觉, 主要是患者的感觉 是患者的一种自觉 的临床表现症状。壮 医针刺“以痛为腧”, 明确了以疼痛点作 为施治穴位的原则; “以灶为穴”,即以患 者所患疾病的受累 部位或有阳性体征 表现的部位选取若 干穴位作为施治穴 位的治疗原则。而中医针刺依据以下4个基本原则:①补虚泻实,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则平补平泻;②清热温寒,即热则疾之,寒则留之;③标本缓急,即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④三因治宜,即因时间、因地域、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其临床选穴方法可依据辨证辨经,随证取穴,循经取穴,近部取穴,远部取穴等方法取穴。从治病原则和选穴方法上,两者存在有质的区别。

手法的异同

壮医针剌疗法起源于针挑疗法。早先壮医针刺疗法主要用于浅刺、穿刺、挑刺,一般不留针,施治后往往外涂药酒或生姜汁,针后忌劳累和风吹雨淋,后来发展为治疗痛症时才留针,且针剌合用。壮医针刺主要以斜刺、直剌、雀啄刺、穿刺、挑刺为主,或快速出针,没有其他补泻手法或辅助手法。这可能与壮医针刺一直多使用较粗大的金、银针有关。而中医的针刺方法可以斜剌、直剌、横剌,手法甚多,最基本的手法是提插法和捻转法。其辅助手法有循、弹、刮、摇、飞和震颤法等;还有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和各种补泻手法。由此可见,壮医针刺手法和中医针刺手法有着很大的差异。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926.html

相关推荐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熏洗疗法

创伤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38例,女性 24例;年龄30~68岁;病程1~3年。临床表...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467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