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小儿恶寒高热中医针药

  李某,女,3岁,2014年2月4日初诊。

  代诉:自2月1日因穿戴过少玩耍而始有恶寒高热(体温39.4℃),其母以其感冒而自予感冒清热颗粒服用。至2月2日,热未退,而伴见咳嗽无痰,夜间吐泻甚剧,吐出物为食物,甚则为痰涎清水。其母恐惧,遂携其于县中心医院诊察,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化验、CT等一系列检查。仅提示C反应蛋白稍高,胸片见肺纹理稍增粗,其他未见异常。

  医生予阿奇霉素1盒而劝归。后服用阿奇霉素2天诸症依旧,每于体温超38.5℃时喂服尼美舒利颗粒以降温。遂邀诊治。

  刻诊:面目发红,咳声急迫,呕吐而不欲食,下利量少而臭,乏力懒动。体温39.2℃,验其舌红上布零星红点,苔厚中后部腻而黄,脉弦数有力。

  诊断:外寒内热夹积证。

  因时已晚,购药不便,乃速以针灸之法消积泄热解表为宜。笔者针刺小儿足三里、四缝双穴,然因其恐惧闹扰不休而未针刺曲池、合谷。

  是夜,小儿吐泻未作,咳嗽亦减。次日嘱其母购小儿至宝丸1盒,按说明指导服用。仅服1丸半时(中间曾用物理降温法),小儿体温降为35.7℃,咳亦未作,遂停服半日。2月6日观其舌苔根部黄腻,仍有余邪未去,嘱以再服2丸以靖其余邪,巩固疗效。此后未见发热。

  按:该患儿为内有宿食积滞,又由玩耍时感受触冒风寒之邪而郁闭气机,为太阳阳明合病,表里之气俱不通,两经阳气抗邪于表而里气不顾,升降失司则作吐泻。而其面目发红正似伤寒所言之“面色缘缘正赤”,亦为两经合病之征;然积滞久郁化热,热由肠腑循经上扰肺金则作咳。

  治之当急以消积泄热为首,针刺足三里、四缝,均是治疗小儿积证之要穴。积化则热易除,先和里气则外邪易解。是以选用具有疏风镇惊,化痰导滞作用的中成药小儿至宝丸来表里双解,以收全功。然小儿至宝丸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小儿亦应慎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877.html

相关推荐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防治老寒腿 保护骨关节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因此,在寒冬到来之前,老寒...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736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