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畲族医药详解

畲族历史悠久,在唐朝即已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生息、劳动、繁衍,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习惯、服饰,但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畲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大多数住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畲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畲族医药。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疗技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色:

1.畲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组成部分畲医药在总结本民族医药经验的同时,吸收了中医学等医药学理论,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畲医临床主要用草药,在服药同时常配以银针刺疗,被人们形容为“一把草,一根针”。畲医用草药讲究新鲜,时久不用,且用量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有些单验秘方疗效显著。

2.畲医绝大多数是祖传家技医术传男不传女,但允许传给媳妇。行医方式为亦农亦医,少数外出游走。诊病以问诊为主,配合察颜观色,偶有切脉,只讲阴阳,不讲五行。后来逐步吸收了中医诊断方法,也开始重视切脉,运用四诊八纲。一般没有理论,少有文字记述。

3.畲医多数具有专长,分科按各自擅长,近似中医也有按病种分科,如瘰疬、闻疮、鼻渊等科。畲医种延志擅治瘰疬,已形成系统的辩证施治、理法方药。他把瘰疬分成痰核、火核、角板、钢株;龙高、铁钉、葡萄、蛇盘等8 种类型综合治疗,即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灸法,或膏药敷贴,或丹药外用;内服药视病情加减,可以把疬核拔除而疤痕较小,堪称绝技。

4.畲医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观把疾病分为风、寒、气、血和杂症5 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种,如风症分为72种,范围广泛,儿科疾病通称风症。畲医对疾病的命名多根据“症”而取,少数病名与中医病名相似,但内涵却不一样。

5.畲医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疗法如治痧,畲医把中暑、感冒 (暑热型)以及全身不适等都称为“发痧”,采取捏痧、刮痧、抓痧、挑痧等疗法。又如草药接骨,其方法多种多样,总的是手法复位、草药外敷、再加固定。

畲族医药学源远流长,药源丰富,用药方便,费用低,疗效好,丰富了祖国民族医药学宝库。但由于畲族地区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多数畲医是文盲或半文盲,致使有关畲族医药的历史材料匮乏,加上畲医多凭一技之长为生,一般都不愿外传经验,故对畲医畲药有待进一步挖掘、探讨。随着政府和医药学工作者对畲医药的重视,随着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逐渐被用到畲医药研究中来,畲医药必将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浙江丽水市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已有一批医药界人士从事畲医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列入了省和国家级的重点研究课题。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776.html

相关推荐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59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3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