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吃中药品药味识药效

一提起中药的味道,您的反应肯定是“苦”。其实中药有多种味道,像甘草是甜的,乌梅是酸的,生姜是辣的。这些味道构成了中药治病的基础。

目前,临床上虽然常用的中药有数百种多,但其味道主要分为五大类,这也被中医称为“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由于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我们的味蕾对苦味特别敏感,接触到苦味时把其他味道都掩盖了,所以吃中药的感觉通常是苦的。

中药药味的确定,最初是由古人凭借自己的味觉,口尝而得,并在药书中予以记载、流传后世。在这个过程中,古代医家发现各种药物所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存在着若干规律性的联系。中药“药味”的概念,不仅表示每一种草药用味觉感知后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因此,不少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只要品一下药物的味道,就能大概猜出患者的病症性质。

辛味
辛味包括辛辣味、辛凉味。大都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生姜、紫苏、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味
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黄芪、熟地;或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大枣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祛燥。

酸味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诃子、五味子、金樱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
苦味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症。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寒湿;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湿热。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味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病症,如海藻、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此外,我们有时在了解某一种药物的功效时,还能看到“淡”、“涩”两种药物味道。所谓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如猪苓、茯苓、通草、滑石等利尿药。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滑精、出血等症,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等。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759.html

相关推荐

面带微笑地开启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课

迈入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堂课是尚晓玲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尚老师和我想象中的老中医不太一样,想象中的老中医,是一个闭着眼睛,左手捋着胡须,右手的三个手指搭着诊脉...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900

给大家讲讲中医那些“第一”的事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某些收容贫病的病坊、广慧坊、安济坊等,但真正意义上的医院,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医东渐才开始建立起来的。1900年设立的山东官立中西医院、...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567

心慌10余年 咳嗽2年 中医治方

李某某,女,52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心慌时作10余年,咳嗽2年。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由50余次/分钟逐渐减至37次/分钟,西医诊断为窦性...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435

老中医治痛风食疗经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同时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此病症在发病早期,如诊疗及时用药合理,一般2~3周即可临床治愈或缓解。但此病复发率极...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769

中医驱虫小妙法

小宝宝喜欢乱抓东西,看到什 么新事物都喜欢用手拿过来玩,甚 至会放进嘴巴里,这样就容易出现 感染或者导致肠道出现寄生虫。小 儿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蛲虫、钩 ,虫...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57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