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西医并重



“一根银针、几个火罐、二三味中药、一些常见病村医能治愈。县中医医院医生传授给我们的中医技术真实用!”湖南省临澧县文家乡雅林村农民吴新树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4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


据了解,临澧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目前全县城乡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达到91%,三级卫生网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87%,中医药服务、中医药知识宣教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将重心放在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点上,在深化医改中推动中医药服务,让农民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也是目前农民的期盼。那么,怎样让农民尽快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服务的实惠呢?这就必须首先给基层中医药发展铺路搭桥。


硬件不能少


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让村卫生室在“三室一厅”开展服务,给中医药发展搭建平台。目前许多地区基层尤其是贫困县乡村的村室,大多是村医私人房舍,很少是村办卫生室,当然就没有足够的工作空间,中医药就另当别论。例如河南省原阳县张固村村室只有16平方米,为了将药房与诊室分开,只有用塑料板隔开,而实际上诊断、注射等操作违规在同一个狭小的房间进行。村医知道不符合要求,但也不可能自己投大量资金去建设房屋,而中草药体积大、尘土多、易污染,需要建设新的房间来从事中医药服务,这就需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解决。湖南省临澧县政府做得好,筹资投资500万元为17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高标准国医堂,也为337所村卫生室建立了中医诊室、中药房、中草药园地。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基层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中医药小验方治疗常见病花费少、见效快,给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但眼下中医人才青黄不接,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拿出充足的人力物力对基层乡医进行培训,使他们都能熟练掌握常用的、百姓喜欢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加大中医科普宣传力度


由政府组织、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动员协调教育、文化、社保等单位,通力合作,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农村面对面给群众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传授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技术,提高百姓对中医的信任度。


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


乡村医生是广大农民的健康守护者,为保障他们留得住、水平高、能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将乡村医生纳入社会保险体系,这就要求县财政,乡、镇、村和乡村医生都按一定比例分担,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确实提高乡村医生的实力,要在村医的进修培训、晋升上给予关心照顾,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在中医药方面有特长、有显著贡献、当地百姓信得过的中医村医,在入编和物质奖励上给予倾斜。


2015年3月27日《中国中医药报》载陈玉铭先生的《中医是什么》一文中,提到中医是“西医的助手”。笔者认为此提法不妥。


首先,“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的方针。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并倡导西学中,中西医结合。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91年,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卫生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中西医并重”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是经多少代中医人艰辛的努力取得的,来之不易,不可混淆、动摇,必须坚定地执行。


其次,从中医药的作用看,也不能当作是西医的助手。几千年来,我国在没有西医、仅仅靠中医药的情况下,使得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想当初,西医刚传入之时,有人叫嚣着要取缔中医。几十年过去,中医不但未被取消,而且还在发展壮大,中医药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不容置疑。


1968年,笔者在黑龙江省宾县胜利公社当文卫助理,一妇女患大出血,且流出的血液不能凝固。当时,什么药都用上了,就是治不好。在西医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笔者请当地的老中医高先生会诊,一剂中药血就止住了,救了那位妇女一命。这个案例中,谁是主,谁是从,谁又是谁的助手呢?


不管是过去,还是在当代,都有许许多多的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以及许许多多的重症患者,花了很多钱西医大医院治不好、治不了,找中医给救活了。事实证明,中医不是助手,中医的地位毋庸置疑。


再其次,从发展趋势看,近代西医药以强大的攻势传入我国后,其抗生素的抗药性、放疗化疗的危害等等弊端逐渐显露;与此同时,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患者接受,外国人来中国学中医药者与日俱增,中外企业家们研发并生产中成药者越来越多,至于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养生保健热潮,铺天盖地,几乎人人都在听、讲、学、做。


实践正如科学家钱学森所说“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753.html

相关推荐

《大国医王孟英》读后

王士雄(1808—1863),字孟英,浙江海宁盐官人。王孟英在温病学领域建树颇丰,著《温热经纬》一书,与叶桂、薛雪、吴瑭并称为清代温病四大家。对于王...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907

五退散治疗眼中翳障。五退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五退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五退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眼中翳障。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五退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蝉退、蛇退、蚕退壳、猪退...

VIP秘方 2025-09-12 0 122

胃脘痛方选安中散加减

国医大师韩明向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韩明向长于辨证施治,注重病证合参,巧用安中散治疗各种虚寒痛证。安中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32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