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古人对艾灸灸法的重视

艾灸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艾灸治病颇为流行。发展到唐代,已成为商业化的专科。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一书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从《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中可以看出古人对灸法的重视。

艾灸常用方法分为直接灸、疤痕灸、隔物灸、悬灸、温灸器灸,也就是把艾条或艾柱点燃按上述方法对经络、穴位施灸(熏烤经络、穴位)。艾灸不仅治病,而且能防病。国内外在艾灸临床实践证明:艾灸能够增强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所以长期实施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尽力充沛,祛病延年。

施灸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增高;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凝血时间缩短;对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调整作用。

实践研究证明,艾灸可以改变体液免疫功能,同时还能够影响T淋巴细胞数目与功能,增强白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特别是艾灸后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功能性亢进,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兴奋而趋向生理平衡的状态,对身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增强体质大有益处。不论病体、健体都可以使用,尤其是对衰弱的儿童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可见灸法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

艾灸的治疗特效:

1、原因不明的疼痛以及莫名其妙的烦恼,会很快消失;

2、促使睡眠良好;

3、通便;

4、能改善食欲,对其他功能有促进作用;

5、对于过胖过瘦体质有奇效;

6、使人气色好转,脸面疱斑点消失;

古老的艾灸之于今天,非但不落伍,反而对于今天精神紧张的亚健康人群的健康善大莫焉。 李世娥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590.html

相关推荐

重庆中医人奋力战“疫”

“我要把我的爱心、乐观、智慧、技能,都化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的无尽力量,向所有人传递。”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重庆市中医药系统积极行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669

佛教对中药及医疗技艺的认识与丰富

中国历史上佛教中的医学认识,很早就影响了中医。隋代传入我国的《维摩诘经》,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佛教当代主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19

肿瘤科使用艾灸疗法

在河南省中医院肿瘤病房,很多患者因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主要表现白细胞数量减少。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失眠,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属...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95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有研究报道,寒热错杂证与脾胃病关系密切。现代关于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研究大多围绕《伤寒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类经方的运用展开,而对于《内经》首先提出胃肠寒热错杂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65

中医应对体虚感冒(下)

三、血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症见身热,微恶风寒,面色无泽,头晕痛,无汗或汗少,唇甲色淡,心悸多梦,气怯声微,或有咳嗽,或口渴咽干。舌淡苔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5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