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诗词里的中医药

随着春的延展,花草渐次葳蕤,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诗词盛宴,这场盛宴掀起了全民赏诗词、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艺术百花园里一朵最绚烂的奇葩。古诗词构建了专属于中国人的表达体系,塑造了中国人最牢固的集体意识,它包罗万象,寥寥几句话,便可描摹各地自然风光、各种生活情态,抒发万千情感。简洁凝练的诗句,读后声入心通,回味无穷。
诗人热爱生活,细心观察,注重积累生活经验。正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诗人领悟了各种道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在诗人的笔下,亦展现了其独特魅力。南宋词人辛弃疾作品《满庭芳· 静夜思》以中药为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思念新婚妻子的浓厚情感。“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褛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词的开篇包含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硫磺、桂枝等中药,将沉郁忧伤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像辛弃疾这样具有深厚中医药情结和良好中医药素养的诗家人不在少数。北宋词人苏轼关注养生,他提出:“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短短三十二个字,可谓“零星可比炽日华,字若珠玑句无暇”,苏轼以精炼之笔揭示出生活于富贵温柔乡的人难以长寿的原因,告诫我们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才是养生保健的关键,这与当下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古语有言,“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中“儿扶一老候西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告诉老者,不一定要请大夫看病,自己的诗篇也能治愈老者的头风病,说明了精神力量对人的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文人雅士爱医重医,医药学家也会用诗词记载一些中医药,使医家文化在诗词中得以流传。清代医学家赵瑾叔名作《本草诗》中有云“牡丹富贵占春多,入药根皮去积疴。理却劳伤经自利,除将吐衄血俱和”,另有“荜拨波斯产有余,丛生喜向竹林居,胃酸堪把寒涎散,腹冷能将暖气嘘”,作者把牡丹和荜拨的生长环境和功效用朗朗上口的诗句做了清晰的介绍,使中药更具灵性。古老又年轻中医药文化蕴含了疗愈生命的无穷智慧,在诗词的芬芳里,以新颖的方式进行着传播与传承,像一条绵延的长河,流经岁月,永不止息。
诗句中体现中医药情结的事例不胜枚举,诗词与中医药的交融是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文化的魅力。诗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播了中医药文化,给我们中医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中医文化自信”,更坚定了我们中医人热爱、学习与传承中医的坚定信念。我想,我们中医人只有不断钻研,探索出更多具有良好诊疗效果的治疗手段,丰富和创新中医文化传播方式,才能促进中医药的水平不断提升,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使中医药文化祚传千载,福祉万代。(李萌 朋汤义)

来源:中国中医报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8432.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