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生姜入馔风味美 生姜入药功效奇

生姜既是日常烹饪增鲜提味的调味品,又有着医疗保健功效。姜分为生姜、干姜和老姜,其功能各异。日常佐餐调味常用生姜,也叫鲜姜、春姜、仔姜或嫩姜,含水分多、鲜嫩,适合炒菜、凉拌菜和煮汤。如果种植超过10个月,纤维质会增多,辣味更重,就被称为老姜。生姜晾干水分后,制成干姜、炮姜等入药。
入馔风味美
我国人民有食用生姜的悠久历史,《论语》中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记载。李时珍赞颂姜的妙处是:“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东坡杂证》中也记载,钱塘净慈寺有和尚八十多岁,颜如童子,问其故,答曰“余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
生姜是一种常用的香辛调料,加到菜肴中后,可使风味更加鲜美。比如,炖鸡、鸭、鱼、肉时放些姜片,可使肉味醇香;做糖醋鱼时用姜末兑汁,甜酸味更浓;将姜末与醋相拌,用来蘸食清蒸螃蟹,不仅可去腥尝鲜,而且可借助姜的热性平衡螃蟹的寒凉之性;将冰冻的肉类、禽类和海味河鲜在加热前先用姜汁浸渍,可起返鲜的妙用。姜不仅能去除牛羊肉、海鲜类食物的膻腥味,也能通过增加消化液分泌来助高蛋白食物消化吸收。常言道:“吃肉配姜好消化”,就是这个道理。
入药功效奇
生姜药食同源,既可调味,亦可为药。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不可百日无姜”“常吃生姜,不怕风霜”“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等说法,就是对生姜防病治病作用的精辟概括。
《神农本草经》将干姜列为中品:“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伤寒论》中记载了113个方子,其中超过30%的方子里用到了姜。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开胃健脾、除湿解毒、温肺止咳、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等功效。
对于阳虚体质者手脚冰凉、畏寒怕冷、乏力易困等症状可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喝杯生姜红糖水,有利于发汗解表,散寒暖中;生姜加点醋,水煮沸,趁热服下,可治胃寒疼痛,也可用于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生姜、大葱适量,加食盐炒热,用布包好,热敷腹部,可治疗受寒腹痛腹泻、行经腹痛;用姜水泡脚能温通经脉,有效改善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症状,并对风湿寒痹效果明显。
姜有止呕的功效。生姜、橘皮共煎服,有止痛止呕之效;把生姜捣碎,加蜂蜜或红糖,煎水饮之,既可止呕,又能镇咳化痰;甘蔗汁中加入姜汁,可疗妊娠呕吐。
将芋艿削皮捣烂如泥,与等量生姜汁一起拌匀,再加入适量面粉,调成糊状,摊于布上,敷患处(冬季宜加热后敷),每日更换两次,可治疗跌打扭伤、慢性肋间神经痛等;生姜、大蒜捣汁外敷,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痛。
生姜还有解毒作用,如生半夏、生野芋或生南星、魔芋等引起中毒,急速嚼生姜,可以缓解中毒症状。生姜亦能解鱼蟹毒。
生姜中所含的姜油萜、姜烯等物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凝血功能,可抗炎、镇痛,预防血栓,尤其对关节疼痛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胆结石的生成。
食用有宜忌
生姜虽然好处多多,但食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而定,决不可盲目吃。内热阴虚火旺者,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燥咳少痰、大便秘结、痔肿便血等,吃姜往往会加重病情。
另外,已经腐烂的生姜不能吃,切开颜色变褐的生姜也不要吃。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已经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能使肝细胞变性,尤其有肝炎病史的人更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吃姜时间也要注意。一般宜在早上吃姜,可升发阳气。因姜有发散之性,晚上吃容易导致心神不得收敛,对健康不利。故有“早晨吃姜如同参汤,晚上吃姜如同砒霜”之说。
姜皮略呈凉性,有利水作用,一般情况下吃姜无须去皮。
此外,购买生姜要选新鲜品。一般色泽幼黄、含水量多,皮薄而有光泽,用指甲容易刮擦者为鲜姜。(刘国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841.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2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1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