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伤寒温病 始异终同

张锡纯论温病,本于仲景,推崇六经之说,认为温病治法已备于伤寒。
“如温病初起治宜辛凉,然辛凉之法亦备于伤寒”。通过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他认为《伤寒论》一书,原以中风、伤寒、温病平分三项,特于太阳首篇详细言之,以示人人手之正道,至后论治法之处,则三项中诸证皆可浑流于六经,只言某经所见之某种病,宜治以某方,不复分为中风、伤寒、温病,此乃纳繁于简之法,亦即提纲挈领之法也”。明确指出伤寒原文首冠以“伤寒”者,实际上是统中风、温病而言,
“伤寒”二字只不过是中风、伤寒、温病三项之总称,只是在论脉处有区别而已。鉴上,在温病治疗上,张氏提出“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的观点。所谓“始异”,即伤寒初起宜用辛温治之,温病初起必用辛凉;谓其“终同”,即病传阳明之后,不论伤寒、温病,皆宜治以寒凉,而大忌温热。

在《伤寒论》六经分篇中,张氏认为其方之宜于温病治疗者不胜枚举,如麻杏石甘汤、承气汤,大青龙汤、黄连阿胶汤等,这些方剂不但治温病新感,也用于伏邪温病的治疗,若仅仅理解为治疗阳明病证、少阴热化证是属片面的。

除此,张氏还根据六经分证的理论,提出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法。若温病初得者,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加石膏、小柴胡汤皆可用之;若温病传经入里,可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清热除烦,生津止渴,通腑攻下可用三承气汤;开结胸可用大小陷胸汤;冶肠热下利用黄芩汤、白头翁汤;治温病发黄则宜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其他如凉润清火、育阴安神的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等,可用于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上述籍以强调仲景六经辨证不仅只为伤寒而设,温病治法方药也涵盖在其中旷伤寒、温病治法之别,在于“始异而终同”。这与清代医家杨璇在临寒瘟疫条辨》中阐发的伤寒瘟疫病机之说有雷同之处。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8233.html

相关推荐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982

疏通经络少生病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人体的经络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才能气血充盈,五脏六腑...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1774

伤风感冒三棱针点刺出血加罐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脉浮。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伤风”&l...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422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334

白血病方剂5

黄芪30克,党参20克,黄精、枸杞子、天冬、元参、当归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出血明显,加紫草、旱莲草、仙鹤草各15克;有感染者,加黄芩、黄连...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527

家常小病 试试药茶治疗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其实,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药物,早在古代就已被充分运用了。如今,市...

养生秘方 2025-10-31 0 214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