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金匮要略》吐法临证应用

吐法是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药,引起病人呕吐,从而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肺、胃等部位的有害异物从吐排出。及时排除病邪的治疗方法,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法。《金匮要略》运用吐法,极其灵活,如用于驱除暑湿,排除宿食,除湿退黄等。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第二十七条:“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本条是论述伤暑挟湿的证治,伤暑则身热,挟湿则疼重,暑属虚证。故脉微弱。本条病机由于夏热伤暑,贪凉饮冷,中阳不运,水湿逆行于皮中所致。病情本属虚证,但在这里是以身体疼重为主证。疼重由于湿胜。急者先治,故以一物瓜蒂汤散水去湿,散身面四肢水气,水去则湿无所依,乃病自解。瓜蒂又名甜瓜蒂,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胃经,吐风痰宿食,泄水湿停饮,治黄疸、喉痹,据现代药理研究系由于药内含甜瓜素刺激胃感觉神经反射性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出现呕吐。仲景虽提出了一物瓜蒂汤治暑症之湿盛者,但须注意,暑本虚证,脉见微弱,正气已经不足,虽然挟湿而且湿气偏胜,是否单纯祛湿,在临床运用时,当须结合具体病情考虑。本方后世很少用于暑湿之证,而《医宗金鉴》主张本条用香藿饮或大顺散,可资参考。此处也可理解为暑症挟湿患者治疗上应用去湿法。通过本方提出了治暑原则,为后世治疗暑症开辟了思路,如后世所用之藿香正气散。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五条:“酒黄疸,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同篇第六条:“酒疸,心中热欲吐,吐之愈。”前条是论述酒疸无热的证治。后条是论述酒疸可用吐法治疗。本条证候,是湿热并见于上下。鼻燥,欲吐,是湿热上冲,腹满是湿热下积。湿热不甚于中,故心中无热,神情安静,语言清晰不乱。其治疗主要是因势利导。欲吐者,病邪有上出之势,当用吐法。后条酒疸是由湿热内蕴于胃引起。“心中热欲吐”,亦是病势有向上的之证。欲吐之,是顺应病势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呕吐,可使病邪从上排出,故曰“吐之愈”。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第二十四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饮食停滞于胃之上脘,有胸闷泛恶欲吐症状出现,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象,可用瓜蒂散因势利导而吐之法。瓜蒂散方中,瓜蒂为甜瓜蒂,味苦;赤小豆(赤小豆有两种,本方所用,俗称“蟹眼豆”,性酸温,有涌吐功用),味酸。二味酸苦合用,有催吐作用,能涌吐胸中实邪,佐香鼓汁以开郁结,和胃气。本方亦可用于痰涎壅塞所致之胸膈胀满等症。不必限于宿食。本方必须在阳证、实证,病势尚浅,正气未虚的情况下使用。有失血病史或妇女妊娠期间,以及老弱病人,皆不宜用。此外,如仓卒之际,药不及办,可用咸盐汤一盏顿服,立吐,亦可用鹅毛等应急之法探吐。(朱萌 朱传龙)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7934.html

相关推荐

防治中暑用食疗

中暑是发生于夏季或高温环境的一种急性病。初见发热、头昏、烦渴、疲倦、少汗,继则高热神昏、烦躁、抽搐、四肢厥冷,中暑发病急,转变快,且易伤津耗气。是因高温环境,体...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20

石淋亦可用温通

赵某,男,37岁,汉族,2008年4月21日初诊。既往曾患有泌尿系结石史,5点许晨练时,右肾区突发疼痛,痛扯少腹,恶心欲呕。其痛呈阵发性,时作时休,排尿不畅,时...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75

痛风辨证施食巧用药膳预防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患者越来越多。此病如不及时防控和干预,将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食疗药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65

食用酱油学问多

目前,市场上的酱油种类很多,有海鲜生抽、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草菇老抽等。酱油的原料主要是水、黄豆、小麦粉、白砂糖、食用盐,从营养角度说,酱油含有人体所...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234

痛泻要方溯源考 痛泻要方现代应用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为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精于脾胃病及脑病的中西医治疗,笔者跟师学习,现将陈宝贵运用痛泻要方经验浅述于下。痛泻要方溯源考痛泻要方首载...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2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