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粽子五宜五不宜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吃粽子作为传统习俗受到大家喜爱。吃粽子有很多好处,例如包粽子的叶子,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南方多用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主料糯米温养脾胃,红枣有健脾益胃,红豆利水除湿、消肿解毒,莲子可以养神安眠。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粽子,吃粽子也有很多讲究的。
宜少不宜多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具有健脾补虚的作用,但同时又具有黏滞的特性,不易消化,助湿生热。因此正常人每次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腹胀、消化不良发生。对于平素湿热痰火偏盛、发热、黄疸的患者就不宜食用。同时粽子无论甜咸,含糖量都偏高,对于体重过重、糖尿病、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更要浅尝辄止。
宜热不宜冷
有研究证明,热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饭与大米饭相比,消化速度明显更快,所以要想消化吸收得快,最好趁热吃粽子。有些人喜欢把从冰箱冷藏后直接拿出来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不但影响口感,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而且,糯米的特性就是再次加热与第一次煮熟相比,吸收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不用担心反复加热造成不利的影响。再有,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宜早不宜晚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如睡前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所以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宜熟不宜生
煮粽子一定要煮熟煮透,保证糯米及各种辅材软糯,才能保证卫生和利于消化,包粽时,不要将粽子包得太大,否则难以煮熟。带有生芯的糯米不易消化,对健康有损。
宜慢不宜快
吃粽子一定要细嚼慢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一方面避免吃得过快造成阻塞气道窒息的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粽子太快造成窒息事件的报道。再有粽子里通常配有大枣,如果吃得过急,还有可能被枣核卡住,划伤食道的,非常危险。
总之,提醒大家,粽子虽然美味,但一定要品尝适量,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7515.html

相关推荐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绿豆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 胡心愿炎炎夏日,要问哪种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绿豆一定得票率很高,绿豆汤、绿豆稀饭等成为很多家庭晚餐的首选食物之一...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64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1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7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